這種“道德焦慮”當然需要新的應對的策略和新的觀念的思考。但雷鋒精神所具有的基本的內涵則是這個社會所必須倡導和堅守的。社會承認人們的利益訴求的合理性,但仍然需要有更高的精神支撐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社會支持個人的發展和成功,但也永遠需要奉獻、善意和良知的承載。市場經濟和全球化所造成的變化和沖擊,只能讓人們更加意識到雷鋒的精神的意義和價值。
伴隨著時代的巨大變化,雷鋒的形象的那些和當時的歷史情境和條件密切相關的某些部分已經回歸歷史,而留在我們心中的是一個“中國好人”的形象,是中國人所具有的善良和美好的象征,也是人類共同的美好的情感的象征。對人充滿善意,樂于助人,承擔責任,對別人的痛苦有高度關切的好人形象,是任何一個社會都需要的,體現了人類共同的價值。現在倡導學雷鋒其實是把中國人的傳統美德,那些延續了千年的善良和美好,與現代人對美德和精神境界的追求結合起來的集中表現,雷鋒作為一個善良人的形象仍然鮮活地存在于人們的心中。這既是幾十年來的歷史積淀的結果,也是今天中國社會發展的內在的需要。我們要建構的是一個充滿人性光輝的市場經濟的社會,是一個把善意和美好作為基礎的社會。人們在這些年的高速的經濟成長中其實都已經充分的意識到,僅僅有物質的豐富和欲望的滿足,社會是不可能有正常的發展的。而雷鋒的“好人”的形象,他的充滿了善意和對于他人的關切的品德,其實正是今天的社會所迫切需要的。雷鋒所體現的美德,其實正是市場經濟的社會所必須倡導和堅持的。因此,今天我們對于雷鋒這個中國好人的需要,正是對于市場經濟社會的美德和善意的需要。
今天我們在繼承和發展雷鋒的精神的時候,需要更好地內化為新的實踐。讓雷鋒的精神在今天的市場經濟的環境下得到發展,這有兩方面的值得關注,一是通過具體的禮節和規則的確立,讓一種利己利人、達己達人的理念通過個體的日常生活表現出來,通過教育和倡導使之成為人們的基本行為模式。這需要的是通過細節的倡導和要求使得正面積極的生活方式內化為人們的自覺的追求,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倡導對于契約和法律的尊重。二是通過社區服務和志愿服務的具體實踐,使得人們之間的“守望相助,互相扶持”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生活方式。讓人們通過社區或具體的生活關系感受到生活中的善意。這些都既需要社會、媒體和政府的倡導與推動,也需要公眾的自覺意識的確立。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超越今天存在的“道德焦慮”。
總之,我們需要將雷鋒的精神內化為今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新的社會實踐,這將是善意和美德生生不息,永遠延續的基礎,也是中國邁向輝煌未來的基礎。(人民網-理論頻道)
![]() |
![]() |
責任編輯:邱淑群 |
- 2012-03-05讓雷鋒精神代代相傳(大家論道)
- 2012-03-05省委農辦開展崗位學雷鋒,為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提供政策服務
- 2012-03-05省水利廳開展“水利青年志愿者學雷鋒見行動”無償獻血活動
- 2012-03-05"雷鋒"就在身邊 閩啟動百萬志愿者學雷鋒十大行動
- 2012-03-05南平市直機關組織開展“學雷鋒、講文明、樹新風”沿河衛生清潔志愿活動
- 2012-03-05福州市直機關啟動開講“道德講壇”
- 2012-03-05見義不為讓道德滑坡 兩會熱議見義勇為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