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聯生:閩西第一村的領頭人
"四十三金"凝聚民心
在西安村,所有的村民都感到自豪的,是村里設立的"四十三金"。這是西安村委會從村集體收入中撥出專款設立的尊敬老人福利金、村民遵紀守法金、教育事業保證金、村民住院報銷金、天災人禍救濟金、110聯動保險金等28種獎勵或補助基金,每年發放"四十三金"數額都在60萬-80萬元,全村的老老少少都能享受集體經濟發展的成果。
章聯生深知,構建和諧,并不是僅靠為村里找到一條致富路就一勞永逸,關鍵在于凝聚民心,在于真心實意為村民排憂解難,全力辦好公益事業,努力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
因此,上任以來,他先后籌集500多萬元投入村基礎設施建設,新修村道12條,新鋪水泥路面16條,安裝自來水,開通閉路電視,建起歌舞廳、農民科技文化圖書室、廣播室、老年人活動室、黨員活動室等;2002年,又投資400多萬元興建西安中心幼兒園,投資500多萬元興建閩西村級第一樓--西安村委會服務大樓和文體廣場,規劃興建新村。
沒有一個和諧安全的環境,誰敢來西安村經商做生意?1999年8月,村里建立了一支擁有30人的"民間110",選拔20多名退伍軍人和大中專畢業生擔任全職隊員,實行全天候值班巡邏。"民間110"成立當年,153天內就協助公安機關抓獲或現場扭送各類違法犯罪嫌疑人155人,村里治安面貌自此為之一變。
盡管這些年來章聯生獲得許多榮譽,可他認為,金杯銀杯比不上群眾的口碑,金獎銀獎比不上人民的夸獎,他要朝著更新更高的目標努力奮斗,把工作做得更好。
"十三字"經組構基層干部內涵
"銅頭、鐵嘴、橡皮肚、飛毛腿、方、圓、度"這是全國人大代表、福建省龍巖市新羅區西安村村委會書記章聯生履職的"十三字"經。
銅頭,就是敢于碰硬,遇到問題不退縮;鐵嘴,就是敢于并善于做細致的思想工作;橡皮肚,就是有能伸能縮的度量和胸懷;飛毛腿,就是要勤于深入基層了解情況;方,處事要有原則性;圓,靈活機動;度,度量性。這"十三字"經,不僅是對章聯生對自己當村干部的刻畫,更是他對自己基層履職經歷的生動總結。
章聯生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叫"'壓'出來的議案"。當了四年全國人大代表,他的最大感觸就是:"壓力大、責任大,遠遠大過榮譽感。"提交一份議案的背后是多少次的走訪、調研和學習。每次來北京開人代會,他把晚上的時間都用來"吃透"白天會議上的審議意見和報告材料,或者用來修改議案草稿,通常要忙到凌晨1點。思考問題多了,用腦過度,神經處于興奮狀態,反而睡不著了。十來天的會開下來,他都會瘦下好幾斤。
每次從北京開完會回去以后,章聯生總要到農村、機關、企事業單位傳達人代會精神;把政府工作報告中與農民切身相關的點講解給大家聽;向大家匯報自己一年來的履職情況,這已經形成了章聯生的一個工作慣例。在他眼里,人大代表既要把基層群眾的意見帶到人大會上,也要積極地向群眾宣傳好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同時不忘及時傾聽基層群眾的呼聲。
"和鄉親們嘮嘮家常,就能聽到不少民意。"對章聯生來說,傾聽民意的最好方式就是走家串戶,了解情況,和村里人面對面談心。鄉親們也經常跑到他的辦公室去,和他反映情況。群眾們都愿意和他說實話、"悄悄話",還親切地稱他為"阿生哥"。
![]() |
![]() |
責任編輯:蔡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