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閩侯縣洋里鄉(xiāng),有一位叫王依花的普通農(nóng)村婦女。只要獲悉王依花事跡的人,都會情不自禁的豎起大拇指,稱她是誠實守信的模范。
王依花與丈夫都是閩侯洋里鄉(xiāng)人,經(jīng)人介紹認識后兩人到福州打工,一起做油漆工。上世紀90年代初,丈夫從普通油漆工成為油漆班組長,跟著他的工人越來越多,最后成為一個小包工頭,手下帶了二三十名油漆工。但是不幸很快降臨到這個家庭,96年丈夫查出患上了鼻咽癌。97年丈夫離開人世時,留下了8.3萬欠款。丈夫臨終前,記錄下了所欠工友的工錢和電話,并叮囑王依花將來一定要還掉所有工友的工錢。
為了還錢,王依花說:“我把老家的田給別人種,每年分幾百斤谷子,請婆婆到福州來幫我?guī)Ш⒆樱易约和瑫r打幾份工。我小學(xué)都沒畢業(yè),你說能找到什么像樣的工作?只能干苦力唄。主要是油漆工,雖然工資高些,但一天要干八九個小時,體力消耗大,而且臟,頭發(fā)、眉毛、連鼻孔里都是灰,一般很少有女的干這個。我那時只有40多公斤重,黑瘦黑瘦的,人家都懷疑我能不能干得來,有些鄉(xiāng)親同情我,給我介紹一些活兒,好歹撐了下來。剩下時間就做鐘點工,從每小時5元做起,一直到每小時15元,只要有機會,我一家也舍不得放棄,這家剛做完就立即趕往下一家,東家沒管飯,我就胡亂買點吃的邊走邊啃。剛開始幾年工資很低,每個月只能賺1000多元,開支節(jié)省了又節(jié)省,也只能剩下七八百元。欠工人的工資從1000元到3000元不等,所以我每隔兩三個月,就可以還給一個工人,每年還掉幾個人的工錢,直到2010年10月,我終于把最后兩筆還清了。13年了,我第一次覺得一身輕松!”
為了還錢,王依花省吃儉用,縮減開支。王依花的女兒說:“以前爺爺身體還好,留在老家種菜,我們所有吃的米、蔬菜,都是爺爺定期托人從老家捎上來的,我們就靠這些填飽肚子。一次弟弟嘴饞,鬧著要吃肉,媽媽急得打了他一巴掌,接著,她自己也哭了,抱著我們流淚說:‘我們欠了人家很多錢,等以后還清了,一定給你們買肉吃!’這些年,我們沒買一件新衣服,上學(xué)穿校服,平時就穿親戚們送的。債務(wù)是媽媽心頭的一塊大石頭,常常壓得她整夜翻來覆去睡不著,但是她從沒想過放棄。不止一個人勸她:‘這年頭拖賬賴賬的事兒多的是,人死賬滅,你孤兒寡母的干嗎要這么苦巴巴地還錢?’可她總是說:‘不還說不過去,1995年兩三千元可以買多少東西啊,工友能允許我拖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感激不盡了。’ 爸爸留下的記工錢的牛皮紙,媽媽都快翻爛了,每還清一個人的錢,她就撕掉一個名字。只有在那個時候,我才會在她臉上看出一絲輕松、一點安慰。”
![]() |
![]() |
責(zé)任編輯:卓志沐 |
- 2011-07-04誠實守信才能建成“百年老店”
- 2011-07-04誠實守信是企業(yè)立身之本
- 2011-06-03林隆焰:秉承中華民族誠實守信的光榮傳統(tǒng)
- 2011-05-18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誠實守信類別候選人:王永澄
- 2011-05-05曹衛(wèi):誠實守信 操守為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