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倆還乘醫(yī)院安排的休息時間,到別處幫忙。當時綿竹市的一個廣場安置了2000多位災民,因人太多,部隊的飯菜來不及供應,于是便通過廣播急招有烹飪經(jīng)驗的志愿者幫忙,她們倆趕快報名參加解放軍的炊事班,幫助解放軍戰(zhàn)士切菜、炒菜。晚上她們又匆匆趕回華西醫(yī)院值夜班。
在四川災區(qū)的幾天時間里,母女倆每天只能吃些快餐就礦泉水,因為時有余震,晚上睡覺也不得安寧,常常只能到廣場過夜。雖然從未經(jīng)受如此的艱苦環(huán)境,身心疲憊不堪的她們,卻依然做到盡職盡責地當好志愿者。母女倆利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和專長,給累倒的醫(yī)生作“刮痧”治療,給受傷的群眾作精心護理,給受驚嚇的孩子作心理輔導……每天都要忙上十六七個小時。在災區(qū)短短的幾天時間里,她們已“刮痧”治療18人次,護理殘疾人6人次,輔導兒童32人次。伍夏云告訴我們,華西醫(yī)院真大,傷病員也真多,真是忙不過來。看到一批一批入住的傷員,心里難受極了,她們帶去的兩萬元很快花去了快一半,給了那些沒有親人的老人和孩子。同時,她們還買了許多牛奶分發(fā)給病房的傷員和陪護家屬。
“我們很想到災情最嚴重的北川去!”沒能實現(xiàn)愿望的母親伍夏云心里多少有些遺憾,“不過沒關(guān)系,這里同樣很需要我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幫更多的醫(yī)生減輕疲勞、給更多的殘疾人百般呵護,讓更多的孩子們擺脫恐懼,這就是她們現(xiàn)在最大的愿望。
山東電視臺“天下父母”欄目的記者了解到伍夏云母女倆的事跡,要拍攝報道被她們婉言謝絕了。母女倆說:“人生有得有失,但生命是最寶貴的,活著就是最大的幸福,全國各地來的志愿者非常多,我們只是其中的一員,能為災區(qū)的群眾盡一份心力,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的義務,因為災區(qū)人民就是我們的親人……。”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1-05-25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林秀貞:用“小事”成就大愛
- 2011-05-20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助人為樂類別候選人:曾德梅
- 2011-04-19全國助人為樂模范全二平:真心譜寫“愛心郵路”
- 2011-04-06陳艷芳:救死扶傷 助人為樂
- 2011-03-07陳玉財:助人為樂 樂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