蜿蜒在205國道和甌政線省道路段的建溪河畔,是三江的匯合處。河床寬闊,水流平穩、清涼。長期以來,是建甌水上交通要道和天然的游泳場所。沿河兩岸聚居著世代打漁為生的福州移民和眾多的當地居民,又是洪水來襲的重災區。每年這里都有溺水事件發生;每天,這里都有兩岸居民需要幫助;每次洪災,這里都需要第一時間有人救援;每次突發事件,這里都需要生命的援手。
陳木森,1971年出生,是世代以打漁為生的福州移民的后代,中學畢業后擔任平安保險公司的業務員,家居河岸邊甌寧街道西池社區的陳木森,從小就在河邊長大,河岸邊時常發生溺水事件和突發事件,小木森依然記憶深刻。參加工作后一次偶然的機會,西池社區主任對他說“木森,能否組建一支社區志愿隊,幫助維護社區境內河段群眾的安全”。一向熱心公益活動的陳木森毅然答應了。2003年,在陳木森的號召下,由10艘漁船和12名隊員組成的“河岸搶險志愿隊”成立了,陳木森擔任了隊長。七年來這支隊伍參加過重大搶險救災突發事件,被人們譽為“守護神”、“水上110”、“搶險能手”,隊員中,劉伙官是98年福建省抗洪搶險二等功英模,陳木森被授予建甌市“十佳青年志愿者”。
河岸“守護神”
每年夏天,建溪河畔有無數的游泳愛好者到這里游泳納涼,每天傍晚四點鐘到晚上七點鐘陳木森總要派一、二條漁船在河道上巡邏,向人群發放《致游泳愛好者的一封信》等宣傳單,用喇叭高聲告知:什么區域可以游泳,什么區域是危險區,疲勞時請不要下河,盡量在人多的區域游泳等警示語。一旦發現游泳者進入危險河段,陳木森及其隊員馬上將他們勸離危險區域。七個年頭,陳木森和他的隊員們不論刮風下雨,總是在河道上守護到最后一個游泳者離開為止。每年救助溺水人員20多人次,七年中共從河水中救出危險人員達160多人次,協助公安,消防部門處理突發事件、110事件,解救人員60多人次,打撈境內外尸體30多具。甌寧街道派出所所長伊良生說:“由于這支河岸志愿隊的無私奉獻和協助,使民警施救的安全系數大大提高,更重要的是救助效果特別好。”
![]() |
![]() |
責任編輯:卓志沐 |
- 2011-07-01廈門市領導慰問見義勇為三兄弟 黨員踴躍捐款
- 2011-06-14長樂為見義勇為烈士柯德富家屬解難題
- 2011-06-03范華蘭:見義勇為導致腦殘的英雄
- 2011-05-20車主見義勇為追劫匪 車輛失控致妻兒受傷被妻扇耳光
- 2011-05-20福建見義勇為犧牲者撫恤金或提高至月均工資10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