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電作業與停電作業相比,雖然安全風險和危險系數較大,但為社會減少的經濟損失相當可觀。幾年前,我市許多檢修工作、故障搶修往往因為技術原因不得不停電。停電一次直接損失就有十多萬元,社會經濟損失少說也有幾十萬。為盡可能減少損失,他下定決心開展技術攻堅,拓寬帶電作業范圍,減少停電次數。
要想安全帶電作業,作業工具是關鍵??僧敃r工具寥寥無幾,技術資料十分缺乏,雖然我只有高中文化,但他下決心學著制作,把班里的技術書都看遍了,又到處借書看;工作中遇到不懂的事兒,就向身邊的技術人員請教;學習中有好的體會和想法,就趕緊記下來,全身心投入到學習專業知識中。終于成功制作出近10項實用性強的工具,有些還獲得技術專利,在全省推廣。比如,更換V串瓷瓶工具,一種像衣架一樣架設電纜的重要工具。以往這些零件壞了,需要停電才能更換。有了新工具后,不用停電便可更換。還有,以往操作人員需要扛著30多斤重的絕緣桿到處跑,改為軟繩類的工具后,只有2斤多,操作簡單又好攜帶。研制工具的過程中,他有時幾乎著了魔。去年3月初,研制一個匹配的專用卡具,他展開技術攻關,仔細分析結構設計,多次找省上專家溝通,還與修理自行車的師傅交起朋友,一起探討加工細節,經過數天通宵達旦的攻堅,一個利用廢舊鐵件加工的卡具制作出來,只用了不到200元的成本。如果找廠家加工,費用要上萬元。
在摸索中創新,在創新中磨練,他逐漸從一名普通班員成長為專業技術業務骨干,先后獲得了"福建電力公司高壓線路帶電檢修首席技師、福建省勞模、福建省技術能手、國家電網公司優秀生產技能專家、全國技術能手"等榮譽。
作為班組的"領頭羊",他堅持做到:最危險的任務讓我來,最危急的時刻讓我上。
在電力部門工作,最危急的是每年臺風來臨的時候。"碧利斯"臺風來襲時,涵江變電站出現了引線脫落重大安全隱患。當時天氣非常惡劣,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盡管眼睛在暴雨中已經睜不開了,身體在狂風中失去了平衡,但為了及時消除隱患,他帶領全班人員僅靠幾支手電筒,頂風冒雨搶修,終于在凌晨時分排除了缺陷。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4-01“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3月“好人榜”揭曉
- 2011-03-31好人 “黃皮匠”8年來堅持背鄰居上下樓
- 2011-03-31紹興市新昌縣開展“身邊的好人好事”推薦評選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