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社會上很多人相比,楊明媚的家庭并不特別富裕,她愛人是一名律師,他們性格淳樸,為人低調,但同樣有一顆愛心,并且樂于付諸行動。2001年,在家人的支持下,楊明媚以個人名字申請設立助學專項基金,2002年5月經省民政廳批準,"福建省律師協會明媚助學專項基金"成立,旨在幫助本省當年已考取大學而家庭生活特別困難的學生完成學業,2002年至2006年,專項基金每年資助6名大學生,每個大學生資助費用15000元(入學補助1200元,在學期間每人每月生活費300元)。從2007年開始,每年資助大學生增加到10名。這些受資助的孩子就讀于中國政法大學、南開大學、廈門大學等全國各地的院校。截止2010年,被資助的大學生已達到70名。
為了讓受資助的學生正常地學習生活,楊明媚幾乎沒有與他們見過面。她不愿受資助的學生產生任何心理上的負擔。她認為,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學生完成學業,對她而言,既是從小的愿望,更是一種社會責任感,不需要感恩圖報。當一些受資助的孩子打電話或寫信向她表示感激之情時,楊明媚告訴他們"我只想讓你圓了大學的夢,也希望通過我們的行為來影響你們,以后在你有能力的情況下也可以去幫助別人,希望你好好學習。"在楊明媚的影響下,受資助的學生不僅努力學習,而且經常主動幫助別人,奉獻愛心。2007年8月,楊明媚被福建省婦聯和兒童基金會授予"春蕾計劃"先進個人榮譽稱號。
楊明媚沒有止步在支助大學生上,她看得更遠。2009年10月的一天,楊明媚在去青海玉樹的途中,路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縣奔達鄉陰巴村。陰巴村位于四川、青海、西藏三省交界處,距石渠縣城約一百三十五公里,距青海玉樹州八十公里,平均海拔三千五百米。自然環境惡劣,人們生活還比較貧困。村里的小學學校是幾間年久失修的木頭房子,學校只有一名老師,當地的孩子們上學要翻好幾座山,七八歲的小孩每天也要用去4個小時翻山上學,不少孩子因此失學。楊明媚再次被深深地觸動了善良的愛心。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1-03-02“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2月“好人榜”揭曉
- 2011-03-01永安市:陳小燕榮獲“中國好人”稱號
- 2011-02-28“草根好人”王漢路:他身患小兒麻痹卻資助3名孤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