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送文化”更要“種文化”
http://www.caoliu14.com?2011-01-17 16:08? ?來源:新華網
我來說兩句
春節文化下鄉,是件喜人的事。但總給人一種風一樣地來,又風一樣地去的遺憾。一陣鑼鼓喧天,幾番歡聲笑語,雖說確實給農民朋友帶去了精神享受,但這種在各種節慶時點送來的文化大餐,農民在盼來后又覺得好“景”不長,終歸難以讓農村文化興旺起來。用農民朋友的話說就是:給我們送文化,不如給我們“種”文化。
坐落在群山中的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區溝溪鄉余東村,離最近的城市衢州有幾十公里。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小山村,全村近800口人中,卻有120多個農民在拿著畫筆作畫,其中年紀最大的80多歲,最小的12歲。引導余東農民走上作畫道路的并非經濟利益,而是上世紀70年代三名縣文化館干部下鄉來組織的培訓,從此給當地種下了繪畫文化的種子,開啟了農民的智慧和藝術天賦。
在余東農民的手下,農村變化、農事耕作、神七上天、北京奧運等都成了業余作畫的素材。盡管技法上不如學院派純熟,但農民們用自己的激情記錄下了時代新風,畫作樸拙天真,卻不乏藝術美感。余東農民畫在外大受歡迎,時常被邀去參加國內外各種畫展。作畫不僅能帶來收入,還在耕作之余陶冶了情操。自從開始畫農民畫后,余東村牌聲、麻將聲幾近絕跡,村里也多年未發生過民事、刑事案件。
余東村成為農民畫之鄉事實令人深思、給人啟示。長期來不少人都關注到農村缺少文化的氛圍和熏陶,各種“文化扶貧”項目也被不時送往農村。但是,當人們在“經濟扶貧”上已經意識到“輸血”不如“造血”之時,卻沒能意識到在“文化扶貧”上“造血”的重要,依然更多地依賴于“輸血式”的“送文化”下鄉,而不是“造血式”的“種文化”于鄉。
![]() |
![]() |
責任編輯:金婷 |
相關新聞
- 2011-01-14[貴州] 遵義赤水市“送文化下鄉”樂群眾
- 2011-01-05石獅市職工藝術團進企業送文化大餐
- 2010-12-30是"送文化"還是"種文化"?"盤算"農民的基本文化權益
- 2010-12-20玉溪市通海縣積極開展"送文化進軍營"活動
- 2010-12-13玉溪市通海縣開展“送文化進軍營”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