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兆敏:“民生”二字擺心頭
?
6月中下旬,武平縣普降大到暴雨,引發了洪災、澇災、山體滑坡和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面臨極大的威脅。在武平縣中堡鎮章豐村的抗洪救災戰役里,一名黨員獲得了全村群眾的交口稱贊,他就是武平縣地稅局駐村干部、中堡鎮章豐村第一書記石兆泉。
想在前頭走在前頭,搶占抗洪救災先機
6月中旬起,武平縣普降暴雨,石兆泉敏銳地意識到及早做好防汛防災工作的必要性。他及時召開村兩委班子會議,要求班子成員高度重視,在災情產生前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在他的帶領下,兩委班子縝密部署,抽調力量,組織人員早早行動起來,開展安全巡查和24小時值班,在汛情最初期就形成了一道強有力的防災陣線。
大雨滂沱,汛情持續。石兆泉親力親為,帶領著村干部全身心投入抗洪救災工作中。按照“三查、三撤、三不準、三落實、三追究”的要求,他深入各家各戶,排查危房和危險點,轉移群眾,耐心進行安全疏導,以細致入微的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有了書記帶頭,章豐村上上下下齊響應,所有可利用人力都投入到一線,拉開抗洪救災戰役的序幕。
危急時刻細致入微,確保人民群眾安全
暴雨仍在繼續。章豐村的危房在瓢潑的雨中愈發顯得岌岌可危,群眾轉移和安全疏導工作刻不容緩。
六組的孤寡老人饒添娣已經93歲高齡,房屋年久失修,破損嚴重。村里多次要她轉移,但老人認為房子是她的命根,堅持不搬。眼看著房屋在雨水中長時間浸泡,心急如焚的石兆泉帶著村干部一趟趟地上門,和老人談心,苦口婆心地勸導,終于說服老人轉移到村小學暫居。
不少上了年紀的村民也像饒添娣老人這樣,或因為不舍得離開自己的房子,或因為對危房習以為常不愿轉移,無形中加大了群眾轉移工作的難度。接連好幾天,石兆泉奔走于各處危房,挨家挨戶地排查,挨家挨戶地做工作,挨家挨戶地轉移。常常是做完了一戶的思想工作,踏出門才發現天已經黑了。
蘭作明戶轉移到其女婿蘭漢文家,蘭丁金戶轉移到村豆腐坊,蘭書文戶轉移到其親戚家中,蘭發銀戶、蘭全輝戶和蘭全玉戶轉移到村小學暫居……看著一戶戶村民被轉移到安全地帶,石兆泉才松了一口氣。全村所有住房存在安全隱患的村民,他都安排了專人負責,防止危房戶返回居所,并安排人員監控全村各個危險點,對能夠立即加固的及時采取措施,確保了村民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在石兆泉的精心部署組織和全村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章豐村經受住了這次大災的考驗,全村未發生一起房屋倒塌事件,未出現一例人員傷亡。
巨細靡遺親力親為,災后重建如火如荼
汛期過后,氣溫驟升,章豐村的災后防疫工作也隨之展開。石兆泉帶著村干部開展災后環境衛生整治,對過水區域室內外環境進行消毒,防止傳染病的發生和流行。他和村干部一道清除淤泥、清理垃圾,并組織群眾對受災點、公路沿線、房前屋后、河塘溝渠的暴露垃圾、白色污染等進行清理整治,確保災后無大疫。石兆泉要求村干部通過各種宣傳渠道加強衛生防疫知識的宣傳,提高群眾防疫意識和能力,并建立疫情日報制度。他還常從忙碌的災后重建工作里抽出時間,到村民家中現場宣傳重點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引導村民養成“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等衛生習慣。
洪澇災害給農作物造成了較大面積的損害。在石兆泉的領導下,村民們迅速展開了生產自救,救災補損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他和村兩委干部走遍每一個村民小組,指導村民做好恢復生產和重建工作,親手幫他們扶苗、洗苗、補苗,和他們一道疏通水渠,對農作物噴灑農藥。田間地頭,總能看到一抹亮眼的稅務藍。
作為地稅部門的駐村干部,石兆泉還不忘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利用休息時間整理好受災減免相關稅收的優惠政策,送到村民手中。
汛期以來,石兆泉已記不清自己有多少個夜晚徹夜未眠。村委辦公室里有他布置工作的身影,危房戶里有他勸導轉移群眾的身影,雨后的各個角落有他進行環境整治的身影,恢復生產的田間地頭有他辛勤耕作的身影,夜晚的燈光下有他伏案整理稅收優惠政策的身影……無論何時何地,石兆泉總是走在最前面,用行動展現了地稅黨員干部的風范。鮮紅黨旗下,他肩頭的稅徽閃閃發亮。這名駐村干部全身心地把自己駐扎在了章豐村,以一個“章豐村人”的姿態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贏得了村民的稱贊。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