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龍舟水”來得如此兇猛。從6月13日起,福建上空就象倒扣了一個巨大的雨盆。在長達十幾天的時間里,暴雨輾轉八閩大地,強度之大、持續時間之長、地域之廣、災害之重歷史罕見。在巨大的自然災害面前,福建氣象人始終奮戰在抗災一線,為千萬百姓的生命財產撐起氣象“保護傘”。省局服務中心的氣象編導馬清,便是其中的一員。
作為公共氣象服務的主要手段之一,電視氣象節目在重大災害性天氣面前責任更加凸顯。早在四月下旬剛進入雨季的時候,馬清了解到今年福建的降水可能偏多,汛情偏重這一信息后,第一時間便在氣象節目里傳遞了這個訊息,提醒電視觀眾和相關部門防范可能出現的較嚴重洪澇災害。在這次持續性暴雨天氣過程中,馬清憑借高度的使命感,強烈的責任心以及良好的專業素養出色的完成了電視天氣預報服務。
氣象雖然已經從古人的“天有不測風云”發展到現在天氣預報節目收視率高居榜首,但氣象知識對于廣大群眾來說還是高深莫測的。作為普通百姓和氣象專家之間溝通的橋梁,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只有把枯燥晦澀的氣象數據轉化為百姓聽得懂、用得著的生活信息,氣象服務才是成功有效的。因此,在天氣預報節目里,除了要有“技巧”地把天氣信息“第一聲音,權威發布”外,還要充分考慮觀眾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做到服務“以人為本、無微不至、無所不在”。這次的暴雨過程從13號開始,正好趕上端午節小長假,不少群眾已早早安排好走親訪友,游山玩水。針對即將出現的暴雨天氣過程,馬清第一時間在節目里發布暴雨信息,提醒大家關注天氣變化,根據天氣情況合理安排假期活動。暴雨果然如約而至,為了把最新最快的天氣信息及時準確的傳達給觀眾,馬清和同事們主動放棄休息,長時間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暴雨過后各地水流湍急,江河猛漲。考慮到老百姓對端午節賽龍舟非常重視,個別團體可能會心懷僥幸,冒險下水,馬清立刻組織人員搜集相關素材,專門制作了一期特別節目,提醒大家雨大水急,下水賽龍舟危險性大,不能涉險。另外再配上“端午天降龍舟水,災害險情需防范”的字幕,聲、畫、字三者結合,給觀眾留下最直觀,最深刻的印象。
![]() |
責任編輯:徐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