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眼里 他是做事負責的實干家
凡是與戴清泉同志共事過的人,對他最深的印象就是"負責"。正是這"負責"二字,成為他為人的根本、做事的原則和處世的態度。他對工作毫不含糊,對綜合文稿精益求精,始終認為文字工作沒有終點只有起點,沒有最好只有更好。為了使每一篇文稿都能更好地體現中央、省委精神和福州實際,增強文稿的理論性、指導性和可操作性,文稿起草前,他總是認真閱讀上級有關政策和會議精神;對于不太熟悉的業務,堅持向有關部門領導請教,加強與同志們之間的溝通探討,以保證文稿科學、嚴謹、規范;文稿起草后,他不厭其煩地對全文逐字校核,力求做到認真再認真、細致再細致、推敲再推敲,切實保證文稿的質量。他經手的綜合文稿,主題鮮明、層次清晰,結構嚴謹、觀點準確,文字精煉流暢,別有一番風格,受到了市委領導和基層的好評,為市委作出決策和推動決策實施作出了積極貢獻。2006年底,因為工作需要,他從綜合處輪崗到調研處,他堅持緊跟市委、緊貼中心,以極強的責任心深入實地做好調查研究,積極為市委領導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提供有價值、有分量的調研參謀服務。他牽頭撰寫的推動工業經濟向南北翼集聚、打造沿海工業帶等調研文稿,連續兩年獲得全省優秀課題調研成果一等獎;他執筆起草的提升區域文化軟實力、打造科學決策鏈等市委主要領導署名文章,相繼在《求是》、《學習與研究》等中央權威刊物上發表;他起草的福州建立經濟租賃房調研報告、福州改革開放30周年回顧與展望文章,分別被省里以呈閱件形式直報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參閱或在福州日報上全文刊登。在調研處室工作的兩年多時間,他還具體負責重振了福州市政策咨詢研究會功能,組建了囊括在榕高校、研究機構眾多知名專家學者在內的高層次專家庫,舉辦了多場專家學者咨詢討證會,為市委有關重大決策提供了較好的決策咨詢服務。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08-01-22辛勤培育結碩果 繼往開來展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