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我講行走路線、坐車路線,有的甚至把我帶到我所要乘坐的公交車站……”不久前,寧夏自治區吳忠市惠秀芬,專門從千里之外致信廈門市長,講述她在廈門的愉快之旅。回到寧夏后,她逢人就說廈門好。
這樣讓人感動的事情,幾乎天天都在廈門上演。很多人感嘆廈門美,廈門人的心靈更美,并稱其為“美麗的廈門現象”。
“美麗的廈門現象”是如何形成的?廈門市市委書記于偉國說,只有把文明創建這顆大樹根植在人民群眾的土壤中,才能常青,才能茂盛。一直以來,廈門致力于營造這種氛圍,引導著廈門人走向高尚、文明,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
凡人善舉引領道德建設
發揚榜樣的力量,這是廈門進行公民思想道德建設最行之有效的辦法。在今年紀念《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8周年暨第7個“公民道德宣傳日”上,廈門把公民道德模范們請上臺,講述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他們中,有“我身邊的好司機”黃向陽、“我身邊的好鄰居”邱純純、孝老愛親模范林靜端、助人為樂的賴美云、“我身邊的好母親”莊維妙、見義勇為大的洪炳坤等。這些故事不僅在廈門城內傳唱,更是感動了全省、全國的人們。呂志華、張春樓、馮鴻昌——首屆福建省道德模范,侯斌——首屆福建省道德模范提名獎獲得者。其中,呂志華還榮獲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提名獎。道德模范的引領作用在更大的范圍內發揮著影響力。
模范來自群眾、貼近群眾。廈門發動市民挖掘身邊的凡人善舉,在媒體開辟“身邊好人”專欄,邀請市民說說“我的好鄰居”、“我的好母親”、“我的好媳婦”等身邊的感人故事。每年,廈門還對這些“好人”進行表彰,“道德模范”、“我身邊的好司機”、“十佳好鄰居”、“十佳好婆媳”、“十佳好母親”、“十佳愛民民警”、“感動廈門十大人物”等一批批先進典型在群眾的推舉中被樹立起來。
漫步在廈門的白鷺洲公園,人們不難發現,31名道德模范及“十大杰出母親”的照片和事跡被制成了燈箱進行宣傳。這里就是廈門的“好人一條路”,廈門正準備將它建成“好人園”。
![]() |
責任編輯:金婷 |
- 2010-05-26大田縣組織開展道德模范事跡巡講巡展活動
- 2010-05-26惠安縣學習助人為樂道德模范陳欠水同志事跡情況報告
- 2010-05-26泉港區組織開展道德模范巡講活動
- 2010-05-26道德模范組織愛心助學會 百名貧困生喜獲“愛心款”
- 2010-05-26倡導新型鄰里關系 學習身邊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