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從文明行為養成教育入手,提升市民現代文明意識。以迎奧運、迎農運、迎國慶為主題,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以文明禮儀、公共秩序、社會服務等為主要內容,在廣大干部職工、中小學師生、社區居民、外來務工人員中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實踐活動,提升市民公共文明意識。充分發揮市民文明學校作用,面向不同的社會群體和受教對象,加強科普、衛生、環保、法制、勞動技能以及文化宣傳教育, 進一步提升市民科學素養,增強依法辦事和社會職業能力。以創建國家衛生城市為契機,組織大型宣傳咨詢系列活動,分發文明禮儀知識手冊、市民文明衛生行為規范等宣傳品等10萬多份,開展市民文明衛生行為規范專題講座77場。持續推動“文明交通與你同行”活動,深入開展交通安全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活動,倡導文明出行,進一步規范市民交通行為。針對江南新區鎮村改制后居民整體素質不高的狀況,推行江南新區“三化三轉變”工程,實現新區居民在思想觀念、文化意識、科學素質上逐漸向城市文明市民的轉變。
二、以創建文明城市(區)為載體,著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區委、區政府把創建文明城市(區)作為重要載體和有力抓手,把文明建設和發展大局融為一體,推動鯉城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為現代文明城區奠定了堅實的社會基礎。
1、致力于實現和諧發展,促進社會公平公正。和諧有序的社會環境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標志。區委、區政府一直以來大力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努力建設陽光型和服務型政府。推行政務公開制度、行政許可聽證制度和社會公示制度,形成科學有效的決策運行機制。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事項,簡化辦事程序。建立健全了政府部門集中辦公的“一門式”服務大廳,實行一條龍服務,受理辦件的辦結率達99.98%。建立監督制約機制,規范權力運行。以創建平安鯉城為載體,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綜治網絡,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群眾滿意率連續五年居全市首位。
2、致力于改善公共服務,讓市民充分享受文明創建成果。
鯉城區在加快經濟建設的同時,加快推進社會事業建設,大大提高了公共服務水平。始終突出教育優先戰略,建設“基礎教育高質量、職業教育高水平、民辦教育有特色、社區教育展成效”的“高位均衡、優質和諧”鯉城教育,教育事業發展主要指標走在全省全市的前列,被省政府授予省級教育工作先進區。提升公共衛生服務質量,進一步提高困難居民醫療救助水平,更好地解決“就醫難”問題。逐步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全區已建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平均每4.6萬人擁有1個。建立健全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低保人員應保盡保。進一步加大工資支付監管力度,建立欠薪舉報獎勵及企業欠薪應急保障金管理制度。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