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成效
通過組織開展農村家園清潔行動,治理農村臟亂差,整治人居環境,提升農民生活質量和農村文明程度,得到廣大農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
一是垃圾治理成效突出。安溪縣開展農村家園清潔行動以來,全縣有17個鄉鎮和217個村莊的垃圾治理通過省級考評驗收,分別占全縣鄉鎮和村莊總數的71%和50%,覆蓋面廣,影響范圍大,受益群眾多。同時,還涌現出城廂鎮、魁斗鎮、經嶺村、尤俊村等一批省級示范村鎮。
二是環衛設施日臻完善。安溪縣各級共籌集資金5849萬元建設垃圾填埋場或垃圾中轉站20座,村鎮設置垃圾圍1047個,購置垃圾運輸車有54部,手推車1100輛,基本滿足環衛運作的需求。
三是輿論導向作用凸顯。通過各種媒體大力宣傳農村“家園清潔行動”,及時報道先進典型、批評曝光“臟亂差”問題,有效改變人們衛生習慣。《泉州晚報》專版《“家園清潔行動”扮靚安溪》,對安溪縣開展家園清潔行動進行專題報道,反響良好。鄉鎮、村充分利用宣傳欄、墻報、板報,制定村規民約,大力宣傳搞好農村環境衛生,努力營造宣傳氛圍。龍門鎮觀山村積極發動學校師生,為家園清潔行動編詩作畫,設置專欄,獨具特色。參內鄉祜水村自辦小報《祜水通訊》,開辦“家園清潔大家談”欄目,發動群眾自覺參與,建言現策,轉變文明衛生觀念。
四是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各鄉鎮組織開展“潔我家園、共創文明”主題活動,大力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改變了農村“臟亂差”現象,進一步優化生活環境。實施保護“母親河”行動,有力保護了晉江流域水質資源。開展以“除四害”為重點的愛國衛生運動,有效降低“四害”密度。如今向路邊亂扔亂堆亂放垃圾的現象不見了,向溪河亂排亂棄的問題得到有效控制,鎮村主干道、公共場所、集貿市場全日保潔,村容鎮貌整潔有序、煥然一新,呈現了一片天藍地綠、山清水秀、文明和諧的健康人居環境。
![]() |
![]() |
責任編輯:陳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