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15日上午,受第四號臺風"碧利斯"的影響,葛嶺境內(nèi)普降暴雨,大樟溪水位迅速上漲,葛嶺多處路段被洪水淹沒。203省道全線中段。副教導(dǎo)員鄭伯武帶領(lǐng)全所民警緊急出動,趕赴險地,在危險路段拉起了警戒線,設(shè)置了反光警示標志。渾濁的洪水漫過了省道,分不清哪里是路哪里是溪,許多車輛由于不熟悉路況,只好熄火。為確保過往漫水路面的車輛安全,鄭伯武脫掉雨衣,站在水中任憑風吹雨打,充當坐標為過往車輛指引方向。司機無不為鄭伯武的行為感動,他們都自覺有序緩速地行駛通過漫水路面,因為他們怕濺起的浪花打在鄭伯武的身上,車輛駛經(jīng)鄭伯武身邊時,許多司機都自覺地向這位人民的好警察投以致敬的目光。可是這一站就是兩個多小時,到滯留的500多部車輛全部安全疏散時,鄭伯武的雙腳已被冰冷的洪水浸泡得失去了知覺。"雨中路標"這一感人的鏡頭,也被隨行的記者拍了下來,并被載入福州市抗洪搶險之《風雨中見真情》的史冊。
7月16日晚8時30分,一輛摩托車載著2人往閩侯方向行駛,不聽對岸執(zhí)勤民警勸阻,強行沖關(guān)駛?cè)肼访?。由于路面過水面積大外加路況不熟,很快摩托車在水中就迷失了方向,正當駕駛員欲調(diào)頭時,一個巨浪將摩托車扳倒在水中,車上兩人很快被洪水吞沒。正在對岸值勤的鄭伯武見此情形,迅速從對面跑過來,不顧隨時可能被洪水卷走的危險,撲入水中搶救落水群眾,雨大、水急、光線暗,鄭伯武頂著困難用雙手在湍急、渾濁、冰冷的激流中搜救,洶涌的洪水幾次欲將鄭伯武吞沒,鄭伯武卻仍然緊緊地拽住落水群眾的手臂,經(jīng)一番努力終于將落水群眾陳西增救上岸。
2007年3月19日凌晨1時許,203省道葛嶺赤壁路段一部滿載20噸鋼筋的大貨車駛離路面一頭栽進了大樟溪,事故發(fā)生后貨車駕駛員爬出駕駛室拔打110報警稱隨車一少年被困在變形的駕駛室內(nèi)。接警后,鄭伯武帶領(lǐng)所民警迅速趕到現(xiàn)場,事故車輛車頭已完全沒入水中,駕駛室一半也進水了,被困少年下半身被卡,動彈不得,生命體征十分脆弱。天空仍下著瓢潑大雨,側(cè)翻的車輛因貫性作用,隨時可能滑入溪中,情況十分危急。為穩(wěn)定被困人員情緒和保持體力,鄭伯武主動向現(xiàn)場指揮員提出由自己帶食物到事故車上,安慰被困少年。為使被困少年排除恐懼保持清醒,鄭伯武雙手抓著碎玻璃框,冒雨陪被困少年聊家庭、聊工作、聊生活、聊未來……這一聊就是五個小時。凌晨6時許,兩部大噸位吊車到達現(xiàn)場,被困少年被成功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