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文明風首頁
> > 正文
知識界代表委員贊揚黨的創新理論普及化宣傳
http://www.caoliu14.com?2010-03-05 11:38? ?來源:光明日報
我來說兩句
有些代表委員認為,做好青年人的理想信念教育,必須注意理論的普及和教育形式的創新。全國政協常委韋建樺說:“只有把抽象的理論轉化為具體的實踐,把宏大的主題轉化為生動而親切的細節,才能讓理想教育回歸生活。”他提起在蘇州大學考察時曾對那里的師生們說:“青年人健康人格的養成,青年人的理想教育,要富有說服力和親和力,要注重教化和熏陶的統一,使我們的教育起到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作用。”
“通俗而不低俗,淺顯而不膚淺”
搞好創新理論的普及化宣傳教育,是一項重要工作,更是一門學問和藝術。
吉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資深教授孫正聿委員的哲學課,被學生們稱為吉林大學的一道靚麗景觀:艱深的哲學,在他的講授下,不僅成為通俗易懂的道理,而且成為親切的思想交流。因此他講課時總是座無虛席,甚至過道里也擠滿學生。聽完課的人總是發出這樣的感嘆——“聽孫老師的課是令人難忘的享受!”對于如何得到這樣的教學效果,孫正聿的體會是:求真、求實、求深、求美。他的每堂課的教學內容,都是以堅實的研究成果為基礎的。
全國政協常委李君如說,今年評出的《理論熱點面對面·2009》、《六個“為什么”——對幾個重大問題的回答》等十本優秀通俗理論讀物,追求的是“深入淺出”。理論研究和宣傳教育有“深入淺出”、“深入深出”、“淺入淺出”、“淺入深出”四種境界。“深入淺出”是第一境界,也是最難的境界;“淺入深出”的“深”是打引號的,這是一種最壞的學風,是做秀。這些優秀理論讀物通俗而不低俗,淺顯而不膚淺,以老百姓看得懂、聽得懂的語言、圖表、資料鏈接等形式,普及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黨的方針政策。
離開代表委員的駐地前,記者了解到他們有個相同的期待,那就是希望思想理論界能夠拿出更多集政治性、思想性、學術性、可讀性于一體的理論精品。(記者 倪迅)
![]() |
責任編輯: 徐嶸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