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推進移風易俗 共建鄉風文明

    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進移風易俗,積極培育時代新風新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是滋潤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的工作,對于實現鄉村全面振興,既是題中應有之義又是重要支撐。必須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找準切入點、著力點、關鍵點,推動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不斷強起來,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強大精神動力。

     資  訊 

    晉江市舉辦“移風易俗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

    即時 | 2024-12-31 19:15

    文明風12月31日訊 為深入推進移風易俗,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12月30日下午,晉江市“移風易俗破陋習 文明新風潤人心”——“移風易俗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在池店鎮橋南社區熱鬧舉行,積極引導廣大群眾反對不良風氣和陳規陋習,推動移風易俗觀念進一步深入人心。

    閩南答嘴鼓《守約無陋俗 風清氣自來》。王景祥 攝

    活動現場人潮涌動,熱鬧非凡。群眾穿梭在各攤位之間,或駐足觀賞,或參與游戲,共同享受著這場文明盛宴。快板《我為移風易俗點個贊》、閩南答嘴鼓《守約無陋俗 風清氣自來》、歌曲《一路清風》等移風易俗原創文藝作品輪番上演,用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語言向群眾宣傳移風易俗,現場掌聲、歡呼聲不斷。

    活動現場還設置了移風易俗、義診、義務理發、書寫春聯、愛心義賣等16個“志愿服務便民攤位”,讓群眾在家門口享受便利服務。現場還通過參與“文明殯葬揚新風倡議書”、“移風易俗破陋習打卡”、“移風易俗套圈圈”等創意互動小游戲,親身參與到文明實踐中,在歡聲笑語中傳遞文明新風。

    志愿服務集市受群眾歡迎。晉江市委文明辦 供圖

    活動中,文明實踐志愿者們向群眾發放移風易俗倡議書,向群眾講解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不良陋習帶來的危害,引導廣大群眾踐行婚育新觀念,傳承孝老敬老、厚養薄葬好風尚,崇尚文明健康生活理念,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培養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爭當弘揚文明新風的帶頭人,引導群眾積極參與到倡導移風易俗的行動中來,讓文明新風吹進千家萬戶。

    除了池店鎮,接下來,晉江市還將在龍湖等鎮街也將巡回開展“移風易俗進萬家”主題宣傳活動,持續探索移風易俗宣傳新模式,以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喜聞樂見的藝術表現形式,廣泛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活動,進一步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落實落細,助推移風易俗常態化,讓文明新風潛移默化地浸潤人們心田。(晉江市委文明辦 張燕妮)

    德化縣三班鎮:三個“+”涵養文明新風

    即時 | 2024-12-31 16:49

    今年來,德化縣三班鎮著眼群眾需求,以黨建為引領,人才為抓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為主陣地,創新工作做法,切實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建起來”“用起來”“火起來”,形成具有本地特色、受群眾歡迎的文明實踐新風尚。

    “陣地+隊伍”,文明陣地“建起來”

    “不同領域、不同群體對志愿服務的需求各不相同,所以我們堅持多元化發展志愿服務隊伍,以滿足社會各界的多樣化需求。”三班鎮文明辦工作人員說道。

    據悉,三班鎮聚焦群眾所需所盼,統籌茶具城“黨建+”鄰里中心、茶具城文明實踐智慧平臺、志愿服務驛站、首席法律咨詢專家陶瓷產業園區工作站等已有的活動陣地,打造“文明實踐+黨群服務+社會治理”綜合體,實現精準服務。

    同時,三班鎮還積極壯大志愿隊伍,在全鎮范圍內組建了涵蓋理論宣講、文化文藝、法律法規、衛生健康、企業發展、農業農技、應急處置等志愿服務隊伍7支,志愿者人數達到900余人。

    “服務+人才”,多元力量“用起來”

    專題培訓現場。鄭智得 鄭鎮國 供圖

    “在鎮政府的牽頭下,我學到了很多實用的惠企政策和人才政策,深切感受到了對我們民營企業的關心和支持,也更讓我堅定了進一步發展的決心。”盛藝窯企業董事長顏美城說道。

    立足茶具產業發展優勢,三班鎮走出了一條工貿帶動型鄉村振興整鎮推進發展新路子,通過積極配合縣人社局、當地企業開展人才活動,為企業引入博士人才3人、高校畢業生58人,吸引縣外普工就業300余人,常態化開展人才、惠企等主題座談會,確保對人才提出的問題及時得到解決,自今年以來,累計收集企業人才需求30余條,接受企業、人才項目等咨詢達100余次,成功解決企業難題40余個。

    推薦退役軍人參加德化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牽頭的陶瓷雕塑、電商主播等技能培訓10余次,培訓后實現就業20余人。有針對性地開展稅務政策、創新設計、鄉村振興等專題培訓20余場次,參訓學員達1000余人次。

    “文化+志愿”,文明新風“火起來”

    三班鎮作為陶瓷古鎮,擁有獨特歷史文化資源,與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合作舉辦德化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陶藝技能培訓班,同知名營銷大師舉辦營銷培訓活動4場,培養本土人才對陶瓷文化的興趣和傳承意識,累計參與人次達300余人。

    義診現場。鄭智得 鄭鎮國 供圖

    泗濱顏氏家風家訓館內展示了歷代名人風采、名人匾額,在這里開展了獎教助學、愛心慰問等各類主題活動,傳承著悠揚的美德家風。“我們顏氏先祖的美德精神,以及家規、祖訓等無形的精神文化,至今仍影響著一代代泗濱人,也給來館參觀的人帶來了精神上的熏陶。”泗濱村村民自豪地談到。

    以傳統節日和重要時間節點為契機,舉辦孝親敬老、愛心義診、愛心廚房、文娛匯演等活動50余次,累計服務人次達10000余人。借助主題講座、座談會、政策宣傳等形式,面對面向群眾宣傳講解移風易俗、綠色殯葬、平安建設“三率”、禁毒、掃黑除惡等知識,共發放倡議書及各類宣傳折頁9000余份。

    載文明而馳,沐新風而行。文明是鄉鎮建設的內涵升華,更是村民素養的集中體現……如今,一顆顆新時代文明實踐的“種子”正植根于三班大地,展現盎然活力,勾勒出一幅生活更為美好、風尚更趨文明的生動畫卷。(泉州文明網 德化縣委文明辦 鄭智得 鄭鎮國)

    文明新風時時講 詔安縣公益廣告宣傳常態化

    即時 | 2024-12-30 18:18

    走進詔安,街頭巷尾干凈整潔,市民言行舉止得體文明。詔安縣按照形式多樣、全面覆蓋、注重實效的原則,有效推進“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的常態化長效化宣傳,發揮公益廣告在傳播文明、引領風尚、弘揚正氣中的重要作用,潛移默化提升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

    明“重點”,接好宣傳工作“地氣”。明確工作重點,每年根據省、市公益廣告宣傳要求和詔安實際,向各鄉鎮(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明確年度刊播重點和刊播工作要求。突出重點節點,結合文明城市創建、“我們的節日”、“文明實踐服務”等重點工作,在重要時間節點,依靠各鄉鎮(區)、各級各類文明單位,有組織、有計劃、有步驟地做好公益廣告氛圍布置工作。抓好宣傳重點,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志愿服務、誠實守信、節儉養德、孝老敬親、文明禮儀、移風易俗、生態保護、道德模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等重點主題在全縣城鄉各地刊播、設置公益廣告。

    掃“盲點”,樹立社會文明“正氣”。通過傳統媒介和新媒體的有效結合,著重在提升公益廣告覆蓋面上下功夫,形成了立體宣傳的格局。做實主流宣傳陣地,在宣傳欄、沿街LED顯示屏、燈箱廣告、交通路口、工地圍擋、農貿市場、公園廣場等主流宣傳陣地刊播與環境相適應的公益廣告。善用網絡新興媒體,依托微信、融媒體視頻號、“詔聞天下”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廣泛刊播公益廣告短視頻、海報、動圖,擴大公益廣告的影響力和傳播力,讓公益廣告走進千家萬戶。此外,還以環境整治、村容村貌提升為切入點,加大公益廣告宣傳盲區(如偏僻農村、僻街小巷等)植入部署力度。按照“抬頭可見,舉步即觀”的原則,把公益廣告融入市民日常生活,讓公益廣告成為扮靚城市的一道“風景線”。

    展“特點”,駐足未來發展“底氣”。一直以來,詔安都十分注重地域特色的挖掘和宣傳品牌的打造,通過展示特點、培育品牌,駐足公益廣告發展的“底氣”。廣泛征集公益廣告作品,搜集整理和設計制作更多具有詔安特色的公益廣告作品,并征集“講文明·樹新風”公益廣告原創作品79件。創新公益廣告宣傳形式,利用潮劇、鐵枝木偶、燈謎競猜、本土方言“三句半”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開展公益廣告宣傳,讓公益廣告入腦入心。如用本土方言編撰以“三正”為主題的三句半,拍攝公益廣告視頻,在群眾中廣泛宣傳;在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燈謎競猜活動;巧用鐵枝木偶非遺技藝,拍攝《婚事新辦樹新風,鐵枝木偶傳文明》公益廣告宣傳片。

    查“弱點”,提升社會良好“風氣”。納入文明創建,將公益廣告宣傳作為文明村鎮(社區)、文明單位、文明校園精神文明建設成效內容。做好摸底調查,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屬地管理”的原則,嚴格要求各鄉鎮(區)、各級文明單位(校園)對屬地內的文明創建公益廣告進行自查自糾。同時,進行線上的摸底排查,組織各鄉鎮、文明單位填寫《優化提升文明創建公益廣告工作匯總表》。強化督查整改,定期對全縣發布的公益廣告進行督導檢查,發現公益廣告牌污損、LED屏故障以及內容陳舊等問題,立即責成相關單位進行整改,加強維護,確保公益廣告宣傳工作常態長效,進一步提高全縣人民文明素養和群眾社會文明程度。(東南網 詔安縣委文明辦)

    安溪開展“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

    即時 | 2024-12-30 18:18

    活動現場 安溪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12月26日,2024年安溪縣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服務暨“移風易俗主題宣傳月”活動在安溪茶業職業技術學校舉行。

    活動一開始,機器人、無人機表演秀便吸引現場學生和觀眾的圍觀叫好,隨后,融合戲曲、茶藝舞蹈、南音、歌舞秀等文藝節目輪番上演,現場氣氛熱烈。

    活動現場,農業銀行安溪虎邱支行與虎邱鎮石山村黨支部簽訂了精神文明建設共建協議,“安溪縣抵制高額彩禮巾幗志愿勸導隊”授旗儀式舉行。安溪縣法院法官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以案釋法,向現場群眾解讀了《關于審理涉彩禮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

    據了解,今年來,根據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開展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集中整治的部署要求,安溪縣組織開展治理高價彩禮、大操大辦、薄養厚葬、人情攀比、封建迷信等陳規陋習專項整治,深化移風易俗工作,著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各鄉鎮齊抓共管,多措并舉,總結提煉了一批文明鄉風建設、文明治喪、婚育新風和發揮鄉規民約、紅白理事會作用推動移風易俗等典型經驗。

    藍田鄉、湖頭鎮、鳳城鎮、湖上鄉盛富畬族村的代表依次上臺發言,分享了移風易俗典型工作經驗。

    播放《移風易俗》宣傳片,宣讀“摒棄陳規陋習,倡樹文明新風”倡議書……現場還進行了移風易俗倡議宣傳,倡議大家攜起手來,向陳規陋習宣戰,黨員干部率先垂范,做時代新風的引領者;廣大群眾身體力行,做移風易俗的踐行者,共同營造風清氣正、文明和諧的幸福家園。

    現場群眾林水法表示,移風易俗宣傳內容很豐富,形式新穎,印象深刻。他說:“以后要向更多身邊的朋友去宣傳,倡導新風俗新風尚。比如抵制高額彩禮,崇尚節儉婚禮,抵制封建迷信和大操大辦等陳規陋習。”

    此外,30多家來自文化、科技、衛生、農業、司法等部門、企事業單位設置宣傳展位,集中進行科普展示、基礎診療、急救知識教學、法律咨詢、書畫惠民、藤編技藝傳授等志愿服務,旨在宣傳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加強農村思想文化建設,弘揚文明健康新風尚,深化移風易俗,推進鄉村振興,讓黨的政策、溫暖惠及千家萬戶。(安溪文明網 安溪縣融媒體中心)

    古田:完善村規民約 助力基層治理

    即時 | 2024-12-30 18:18

    近日,古田縣濱河公園廣場開展了一場“修訂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主題宣傳活動。

    e72a2d1d5a46f5193fe3cdf042a3e491.jpg

    活動現場。古田發布 供圖

    “喜事新辦、喪事簡辦,不鋪張浪費,不盲目跟風攀比……”活動現場,志愿者給前來參加活動的群眾發放《征集村規民約倡議書》宣傳資料,并向在場群眾詳細介紹村規民約(居民公約)作用和意義,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講解了村規民約原則、內容等,引導大家自覺摒棄不文明行為,革除陋習,積極參與村(居)集體組織的各類志愿服務活動,倡導孝老愛親、鄰里和睦、勤儉節約等文明風尚。

    下一步,古田縣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樹立一批優秀村規民約、居民公約范本,深入做好挖掘、記錄、收集、整理工作,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讓村規民約(居民公約)更加深入人心,爭做文明風尚的積極倡導者和自覺實踐者,讓文明新風走進千家萬戶。(寧德文明網)

    邵武:移風易俗進“村晚”,奏響文明新樂章

    即時 | 2024-12-30 18:18

    文明風12月30日訊 為深入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月26日,邵武市新時代實踐中心聯合下沙鎮在法治公園開展2024年“寶藏鄉村”移風易俗文藝匯演。

    “竹板一打響連天,移風易俗譜新篇……”演出在主持人熱情洋溢的介紹中拉開序幕,演員們身著華麗的演出服,以扎實的表演功底為群眾帶來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開場舞是胡書村腰鼓隊的《慶豐年》,點燃了現場的氣氛,緊接著的歌舞表演主題突出、風格多變、引人入勝,最后倡導移風易俗快板書《文明下沙人人贊》以朗朗上口的詞句,輕松活潑的方式向觀眾直接而鮮明地倡導了紅白喜事適度辦、“低彩禮”“零彩禮”等新風尚。

    活動把移風易俗的相關政策融入節目中,主持人與村民開展移風易俗殯葬領域應知應會互動問答,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很高,踴躍搶答、熱烈討論,現場氛圍歡快輕松,共計參與問答50余人次,并向現場群眾發放宣傳單200余份,積極宣傳文明新風,引導村民轉變思想觀念,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闡述了移風易俗的意義,倡導大家破陳規、除陋習、傳文明、樹新風。

    “這個活動很有意思,接地氣、有溫度,有我很喜歡的歌曲,舞蹈,特別是快板,讓我對移風易俗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希望以后能多舉辦類似的演出,我們都很喜歡看。”下沙村村民楊女士說。

    此次文藝演出活動提高了群眾對移風易俗的知曉度、認同感,營造了踐行移風易俗、傳遞文明新風的良好氛圍,通過生動形象的藝術形式,讓村民們坐得下、聽得進、記得住,真正把黨的政策宣傳到了群眾身邊,為村民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下一步,下沙鎮將進一步通過文化宣傳和志愿服務等方式,讓文明新風在潤物無聲中吹進田間地頭,不斷提升精神文明建設水平,倡導和引領群眾踐行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邵武市文明辦 周捷 陳思雋)

    詔安:厚植移風易俗沃土 共鑄鄉風文明之魂

    即時 | 2024-12-30 08:02

    圖為建設鄉志愿者深入村、社區進行文明宣傳。

    反對陳規陋習、減輕群眾負擔、倡樹文明節儉婚喪新風,詔安縣建設鄉把移風易俗作為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建設的重要抓手,采取建章立制、立體宣傳、典型引領等多項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轄區群眾逐步養成勤儉節約、文明高尚的生活方式,不斷提升轄區群眾素養和鄉風文明程度。

    入情入理“講”,把標準立起來。建設鄉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系統化、標準化、制度化建設,輻射全鄉13個村、社區,構建“1+13+N”的文明志愿服務模式,全鄉1598名志愿者身穿“紅馬甲”,入戶宣講移風易俗的重要性,如紅白喜事能簡則簡,不僅節約資源,減少不必要的開支,而且防止因紅白事宜大操大辦返貧,通過教育引導廣大群眾共育文明鄉風,有效制止了各村、社區喬遷新居、子女滿月、升學參軍、老人過壽等大操大辦的行為和攀比浪費的陋習。同時,利用“村村通”廣播、微信群、LED顯示屏循環播放宣傳標語,漸漸地,彩禮從低、婚事從簡、婚俗從新的婚育新風及贍養從優、喪事從簡的孝老新風得到了廣泛認同和遵從。

    立言立行“做”,把行動實起來。建設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積極利用平臺資源,加強信息的上下傳導,對于出現紅白喜事的村子第一時間上報,村干部和紅白理事會第一時間上門,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做好群眾工作,嚴格按紅白理事會章程,確保出現的紅白喜事簡辦。今年來,建設鄉在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內先后舉辦了“暖冬童夢,妙想之旅”冬令營、“和‘心’一起,春‘鋒’送暖”——福蕾行動計劃雷鋒日志愿服務活動、“書香伴‘童’行,享閱讀之樂”等關愛留守兒童志愿服務活動,打造了省級“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工作示范點”,呵護孩子們在“陽光下”健康成長。將移風易俗工作融入到志愿服務行動中,著力推進森林防火巡查勸導、防溺水知識宣傳教育、關愛扶助困難群體、人居環境整治等各項志愿服務活動,動員廣大村民人人爭做網格員,以身示范引導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讓“志愿紅”成為美麗鄉村建設一道靚麗的流動風景。

    抓長抓常“管”,把牌子豎起來。建設鄉定期組織開展“傳家訓、立家規、揚家風”主題宣講活動,打造廉政理論學習課堂,夯實思想“堤壩”;聚焦本土紅色資源和文化特色,讓大家寓學于游,接受“沉浸式”教育,“月港事件紀念館”每年接待游客近萬人次;滿足轄區老人居家養老需求,開展醫養結合服務,渲染康養鄉風韞色,2021年10月,建華社區獲評2021年“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同時,建設鄉積極宣傳推廣“福文化”,編“線”織“網”推進“道德潤村”行動和鄉風評議活動,積極選樹“身邊好人”,探尋“最美庭院”評選活動。挖掘、申報移風易俗“好村居”“好事例”“好帶頭人”推選材料,并在詔安縣移風易俗“三好”先進典型分享交流會上,作移風易俗“好事例”典型發言。其中,共有6戶家庭被評為2023年度省級“美麗庭院”,8戶被評為縣級“美麗庭院”,進一步增強了轄區群眾的榮譽感和獲得感,激發村級組織帶領廣大農村家庭創建美麗庭院的積極性。(東南網 詔安縣委文明辦 詔安縣建設鄉)

    寧化:倡導文明殯葬 共筑文明新風

    即時 | 2024-12-30 08:02

    文明風12月27日訊 殯葬工作是民生大事,關系千家萬戶。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文明程度的提升,殯葬改革作為推動社會文明進步、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重要舉措,正逐步深入人心。

    今年以來,寧化縣持續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大力倡導文明殯葬,樹立文明節儉的喪葬理念,營造宜居和諧、崇德向善、孝老愛親、文明治喪的良好社會風氣。通過合力推進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工作,取得了辦理時間、流程、費用和群眾負擔“四個減少”的良好成效。

    “為愛減負 為家添福”移風易俗快板表演

    統籌部署合力推動

    把推動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任務,結合具體工作實際,把推動移風易俗納入《2024年寧化縣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安排》內容,與文明創建、文明實踐主題活動緊密結合,同部署、同推動、同落實。印發《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辦喪 樹立文明新風工作方案》等系列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健全工作領導機制和工作機制。通過召開推進會、聯席會、協調會,明確部門職責,強化責任落實,形成有力推動、合力共治的工作格局。同時,組織各部門各鄉鎮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教育,引導群眾自覺抵制厚葬薄養、大操大辦、盲目攀比、以及不贍養老人等不良風氣,大力弘揚勤勞節儉、孝老愛親的優良傳統,樹立文明新風。

    大力宣傳營造氛圍

    利用寧化縣融媒體中心主媒體及“翠城清風”、“文明寧化”等微信公眾號常態化播放反對大操大辦、倡導綠色殯葬、生態殯葬等宣傳短片和推送移風易俗活動信息30余條。運用廣告架、宣傳欄、展板、LED等載體,全方位宣傳文明殯葬、文明祭掃、喪事簡辦等,共刊播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公益廣告50余幅,滾動刊播宣傳標語800余次。面向全縣發起“移風易俗 文明殯葬”倡議書,組織各部門各鄉鎮深入機關企事業單位、廣場公園、村組等,廣泛向市民群眾發放倡議書30000余份,在全縣形成倡導“厚養薄葬、文明殯葬”的良好社會氛圍。

    開展“擯棄婚喪陋習 倡樹文明新風”主題宣傳活動

    活動引領浸潤人心

    充分利用清明節、中元節、“社科宣傳周”、“國際志愿者日”等各類節日和紀念日,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化廣場、宗祠、休閑公園等陣地作用,組織開展“深化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殯葬”、“紅白理事會 引領新風尚”、“智慧夫妻 幸福婚姻”公益課堂等各類群眾喜聞樂見的移風易俗活動130余場次,以文藝匯演、快板說唱、知識競答、趣味運動會等新穎形式,面對面向群眾宣傳殯葬法規政策,普及科學知識,倡導文明節儉、生態環保、移風易俗的殯葬新風尚,讓文明新風潛移默化地浸潤人心。

    下階段,寧化縣將持續加大宣傳教育引導力度,充分利用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文化廣場、文化墻、宣傳欄等陣地,結合常態宣傳和清明節、中元節等傳統節日,運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微信公眾號、短視頻等載體,廣泛宣傳移風易俗的目的及重要意義,引導廣大群眾摒棄陳規陋習,樹立文明、健康、向上的社會新風尚。通過系列循民情、順民意、暖民心的工作措施,讓喪事簡辦、厚養薄葬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寧化縣委宣傳部 巫連珠)

    泉州市委文明辦到鯉城調研社區(小區)殯葬移風易俗及物業管理工作情況

    即時 | 2024-12-30 08:02

    為貫徹落實泉州市委關于推動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和物業管理提升工作部署要求,進一步革除陳規陋習,弘揚文明新風,以文明創建推動社區(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工作,12月20日,泉州市委文明辦到鯉城區開展社區(小區)殯葬移風易俗及物業管理工作情況調研。

    殯葬移風易俗 樹立文明新風

    當天,調研組一行實地走訪了鯉城區海濱街道金山社區,考察該社區殯儀一條龍服務中心、集中治喪點等地,與居民深入交流。大家紛紛表示,社區提供的殯葬服務周到細致,文明節儉治喪逐漸成為社區共識。調研組了解到該社區積極開展志愿宣傳服務,向居民傳播綠色殯葬政策、低碳祭掃、生態安葬等理念,進一步推進移風易俗,倡導文明殯葬。

    調研現場

    隨后,調研組在社區召開座談會,與街道相關負責同志、社區工作人員等進行面對面交流。其中,浮橋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了轄區內推行文明殯葬的具體做法,包括不得吹奏鼓樂噪音擾民、引導群眾選擇集中治喪點進行治喪等,社區還通過組建志愿服務隊伍,傳達文明殯葬政策,街道還樹立典型,引導群眾轉變觀念,鄉賢將節省下來的殯葬費用捐贈給社區,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座談會上,與會人員還反映了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大家圍繞減輕基本殯葬服務費、規范殯儀一條龍服務等問題進行深入討論。據了解,《鯉城區推動文明治喪革新十二條措施》(以下簡稱《措施》)于今年1月出臺,《措施》施行后進一步規范了治喪行為和治喪秩序,積極探索并形成了一系列良好的實踐經驗。下一步,鯉城區將持續深化工作,讓殯葬服務更加貼近民情、順應民意,推動文明治喪工作健康發展。

    針對調研中發現的困難和問題,泉州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陳斌表示,移風易俗工作要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這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需要各級各部門協調推進。他強調,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殯葬移風易俗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都要放在了解并滿足群眾需求上;要了解群眾真實的困難,傾聽群眾治喪訴求,拿出有力舉措,形成工作機制;要加強宣傳引導,加大力度宣傳刊發殯葬移風易俗海報、宣傳標語、倡議書等,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良治喪習俗,強化文明節儉治喪和厚養薄葬意識。

    此次調研,旨在落實《中共泉州市委文明辦關于推動殯葬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的通知》舉措,推動殯葬移風易俗作為精神文明建設重要內容,進一步推動全市殯葬領域移風易俗,弘揚文明殯葬新風。

    物業管理提升 增強居民幸福感

    當天,調研組還調研了鯉城區海濱街道金山社區物業管理工作,詳細察看了社區的車輛停放、公共設施管理及鄰里生活環境等情況。

    座談會現場

    隨后,在社區召開座談會。座談會上,與會人員圍繞物業管理提升工作開展過程中所取得的成效進行匯報,如僵尸車治理,規范停車智慧停車管理,建立網格員,推動小區成立黨支部、組建業委會,動員居民主動參與到小區治理等,并對未來工作方向展開交流。

    陳斌在會上強調,物業管理提升的目的是要增強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一切工作都要以人民群眾為中心,把群眾的需求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立足實際來開展工作,相關工作開展要有結合度、符合實際、因地制宜,并結合落實“四個納入”文明創建,助推社區(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力求做出成效、打造品牌;要統籌推進、匯聚各方資源、形成合力解決問題。社區要用好現有資源,針對各小區不同的訴求采取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不能千篇一律、要“對癥下藥”。

    據了解,為落實泉州市委、市政府《關于成立泉州市物業管理提升工作小組的通知》要求,近日,泉州市委文明辦印發《落實“四個納入”文明創建 助推社區(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工作方案》,提出在全市開展社區(小區)物業管理納入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城市文明建設測評范圍等,全面助推社區(小區)物業管理提升工作。(張鈺琪)

    馬尾區:移風易俗樹新風 垃圾分類美環境

    即時 | 2024-12-30 08:02

    活動現場

    文明風12月27日訊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弘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市民文明素養和社會文明程度,12月26日,馬尾區“移風易俗樹新風 垃圾分類美環境”我在中心揚新風主題實踐活動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舉辦。本次活動由馬尾區委文明辦、馬尾區婦聯、馬尾區老年大學主辦,馬尾區計生協會、馬尾區科協、馬尾區旅發中心承辦,馬尾區樂善社會工作服務中心協辦。

    活動現場,主承辦單位工作人員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居民群眾傳遞移風易俗“四倡四禁”原則,倡導勤儉節約、尊老愛幼、文明婚辦、科學養生,抵制奢侈浪費、薄養厚葬、惡俗婚鬧和封建迷信,共同塑造文明和諧社會風氣。隨后,工作人員一邊分發垃圾分類宣傳冊,一邊細致講解分類標準和方法,以及垃圾分類對環境保護的積極作用,讓大家深刻認識到垃圾分類的重要性,進一步增強綠色生活理念。

    本次“移風易俗樹新風 垃圾分類美環境”主題活動,有效引導居民群眾加強生活垃圾分類,樹立移風易俗新風尚,以實際行動踐行文明與綠色生活,不僅增強了馬尾區市民朋友文明意識和環保意識,更為建設美麗、和諧、文明的馬尾區人居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活動結束后,大家紛紛表示,將把所學應用到日常生活中,攜手共創一個更加美好的生活環境。(馬尾區委文明辦)

    漳州:移風易俗正當時,文明風氣萬象新

    即時 | 2024-12-30 08:02

    2024年以來,漳州市把移風易俗作為深化新時代文明實踐、推進文明鄉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和有力抓手,引導廣大群眾自覺抵制高額彩禮、大操大辦等不良舊俗,培育良好家風、文明鄉風、淳樸民風,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形成崇尚勤儉節約、反對奢侈浪費的新風尚,讓文明鄉風浸潤城鄉。

    善為善治,共治共享

    漳州市積極健全制度機制,各縣(區)、開發區(投資區)根據實際情況多次征求村民意見,討論修改、制定了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紅白理事會等“一約四會”制度文件,將睦鄰愛村、簡辦紅白喜事、勤儉節約等內容納入村規民約。結合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和鄉村治理網格化管理模式,運用“法治”的工作方式,調動“德治”和“智治”的工作力量,探索矛盾糾紛化解新舉措。

    加強監督引導。漳州高新區九湖鎮荔都社區落實落細事前申告、事中監督服務、事后糾偏評議制度,將“紅白喜事”排查與“違規操辦”勸阻相結合,通過談話提醒、明察暗訪等方式,了解居民婚喪嫁娶情況,掌握規模、時間等信息,及時引導群眾完善酒席申報,突出重點監督。南靖縣龍山村充分運用視頻監控、無人機巡查等科技方式,構建“天上+地下”立體化巡防體系,組織及時分析研判信息,對可能發生的高價彩禮、違規操辦行為和鄰里矛盾、家庭糾紛等情況進行預警、勸導、調解,營造鄉風文明淳樸、全民崇德向善的氛圍。

    發揮勸導作用。南靖縣龍山村通過由志愿者、網格員、老黨員、退休老干部等人員組成的多元化移風易俗工作隊伍,還以“2+N”網格治理為載體,整合調解員、河道專管員、護林員等多方力量組建志愿隊伍,扎實推進“紅白喜事”排查到戶、“違規操辦”勸阻到位、“良好家風”宣傳到位。

    選樹典型,強化引領

    各地積極組織鎮(街道)、村(社區)堅持榜樣帶動,長期開展移風易俗典型推選活動,著力打造鄉風文明“新樣板”。例如,漳州高新區九湖鎮荔都社區開展“社區好婆媳”“星級衛生樓道”“十星文明戶”等各類主題評議活動,龍文區朝陽街道書廳村定期開展“好婆媳”“星級文明戶”等評選活動,華安縣湖林鄉前坑村長期開展“美麗庭院示范戶”“最佳示范家園清潔戶”“樹孝廉家風·創最美家庭”……通過系列推選活動,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提高村民文明爭優意識,激勵群眾爭做文明村民。

    創新實踐,賦能振興

    破除陳規陋習、樹立文明新風,是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任務和有力保障。漳浦縣把民俗節日簡化為一年一節一天,把節約出來的錢用于發展、用于公益。保守估計,民俗節日簡辦平均為每戶每年節約不必要的開支至少1千元、釋放勞動時間至少4天,全縣10萬戶每年就優化1億多元用于發展,全縣農村20萬勞動力每年就至少多創造1億多元,民俗節日移風易俗每年的成效是藏富于民2億元以上。此外,實施城區及農村“移風易俗·集中吊唁”,每年還能藏富于民3千萬元以上。

    “房前屋后干凈整潔”積5分、“生活垃圾不亂倒”積5分、“幫助鄰里照顧老人”積5分……薌城區天寶鎮過塘村活用文明積分“小卡片”,將移風易俗考核指標持續細化。根據村民們提出見解達成的共識,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好人好事、垃圾分類等三大類十幾項內容列入評分指標,確定每季度積分公示、年度綜合排名前列上榜表揚,以表現換積分、以積分換物品的方式,激勵群眾積極參與鄉風文明建設,讓“小積分”攢出“大文明”。

    成風化俗,共赴美好

    漳州市注重加強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積極培育時代新貌。今年5月份,漳州市舉辦“才聚西湖 囍愛漳州”集體婚禮活動,以及“暢游中國·幸福生活”中國旅游日暨“人文薌城·和樂蕉海”旅游文化節等活動。10月份,薌城區多個部門聯合舉辦“山盟海誓·‘薌’愛相守·‘城’諾一生”結婚登記集體頒證活動。系列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促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深入人心。

    各地積極依托各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陣地,將鄉風文明建設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相結合,為移風易俗“提氣”。例如,云霄縣城元社區成立潮劇傳習點,集合潮劇演員、潮劇愛好者,通過傳授潮劇藝術、打造潮劇精品、創新潮劇傳播,每年參加文藝匯演、非遺展演等十余場次,聯辦文化圩日活動,還成立書畫協會,為群眾開設專項文化課堂,用作品闡釋宣傳黨和政府各項惠民政策,引導干部群眾爭做時代新人,弘揚時代新風。(漳州文明網)

    德化:創新多元路徑 推動移風易俗走深走實

    即時 | 2024-12-27 09:23

    移風易俗非遺進課堂。鄭智得 供圖

    “老師,我要刻一個尊老愛幼的圖案,因為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日,德化縣潯中中心小學、德化縣楊梅鄉聯合德化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展了一場非遺刻紙與移風易俗相結合的特色課程,讓古老的非遺技藝煥發出新的活力。

    課堂上,孩子們專注聆聽著老師講述刻紙的歷史、技巧以及要刻的內容和圖案。在老師和楊梅鄉志愿者的幫助下,一幅幅精美的刻紙圖案逐漸展現。此次活動是楊梅鄉探索推動移風易俗落地開花的一項創新舉措。

    今年以來,楊梅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創新思路,通過非遺融合、多元宣傳、專題宣講等方式,將移風易俗的知識和理念,以不同方式傳導給學生、村民以及干部等群體,在全社會形成一種文明新時尚,推動移風易俗工作走深走實。(東南網記者 林婕 通訊員 鄭智得 邢志濤 吳丹雯)

    殯葬移風易俗“新風向”——紅白喜事集中辦 煩瑣習俗簡要辦

    即時 | 2024-12-27 08:39

    紅白喜事集中在公用房辦,一些儀式煩瑣的舊習俗簡單辦,老人去世后傳承孝道“公益辦”……近年來,泉州市殯葬領域移風易俗改革屢屢出現新的“風向標”。

    紅白喜事集中辦

    鄉風文明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也是各地實現鄉村社會有效治理的重要抓手。泉港區界山鎮通過系統規劃,積極引導推動新時代的鄉風民風形成。

    一段時間來,界山鎮東張村率先在辦理紅白喜事上推動鄉風文明改革,一改過去大操大辦的陋習。村里首創集中辦理紅白喜事制度,一舉打破人們固有的觀念。村里投資10萬元將室內籃球場周邊區域改造為村民紅白喜事公用房,免費提供給需要辦理紅白喜事的群眾,這一舉措既節約村民操辦成本,又便于群眾對辦宴規模和標準進行有效監督。

    在此效應帶動下,玉湖村也投資5萬元改建俊元、俊偉、復正三座祖祠為集中辦喪場所,引導村民文明辦喪。通過簡辦紅白喜事,大操大辦、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現在,村民辦一場喪事總費用比原先節約了將近一半。

    煩瑣習俗簡要辦

    以前,閩南傳統的葬禮儀式煩瑣,也有大操大辦的現象,在個別地區,常有送殯隊伍前用稻草編制“草龍”引路、焚燒逝者遺物等習俗。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這種陋習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不僅不環保,而且十分擾民,常常引發群眾的抱怨。

    作為泉港主城區的核心地帶,近年來,山腰街道荷池社區率先改革這種傳統陋習,制定《移風易俗居規民約》,以“大香”代替“草龍”,用簡化的方式代替舊時的傳統做法。

    傳承孝道“公益辦”

    泉州市委文明辦鄉村文明工作科負責人介紹,近年,泉州市積極引導市民群眾轉變喪葬觀念,摒棄大操大辦、重殮厚葬、鋪張浪費等殯葬陋習,提倡文明節儉辦喪,在石獅、晉江等地,孝老愛親、厚養薄葬等文明風尚進一步被群眾所接受。

    不久前,石獅鴻山鎮的邱老伯逝世。根據老人生前遺囑,其子簡辦喪事,向家鄉捐出公益善款,并向敬老院捐款。“這也是紀念先人、傳承好家風的一種方式。”邱老伯的兒子說,他父親一輩子勤儉節約,與人為善,培養的幾個兒女,生活幸福融洽,子女們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將老人的優秀品格傳承下去。

    這樣的美談佳話在石獅比比皆是。據石獅市文明辦不完全統計,僅今年以來,鳳里、鴻山、湖濱、永寧等街道鄉鎮,有20多起簡辦喪事并通過做公益傳承孝道的事例。“喪事簡辦,通過做公益傳承孝道”逐漸成為群眾的普遍共識和自覺行動。

    泉州晚報社融媒體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王榮鋒 王柳花 文/圖

    屏南縣舉辦“倡導文明殯葬 ?共筑文明新風”示范性活動

    即時 | 2024-12-27 09:23

    文明風12月26日訊 為充分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進一步推動殯葬移風易俗,樹立文明新風尚。12月25日,屏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委宣傳部(文明辦)、縣農業農村局、縣委黨史方志室、縣疾控中心聯合嶺下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組織開展“倡導文明殯葬 共筑文明新風”示范性活動暨文明實踐集中日活動。

    活動中,志愿者們向群眾發放了宣傳折頁,宣傳文明殯葬的重要意義、厚養薄葬的具體做法等內容,引導群眾弘揚“厚養薄葬”傳統美德,破除喪葬陋俗,自覺做移風易俗、勤儉節約、文明操辦的積極倡導者、主動宣傳者和自覺實踐者,共同為樹立文明新風貢獻力量。

    此次宣傳活動進一步提高了群眾對文明殯葬的認識和理解,為推動移風易俗工作深入開展奠定了基礎。屏南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將持續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陣地作用,積極探索移風易俗宣傳新形式、新手段,鼓勵更多的志愿者和群眾參與到“殯葬移風易俗 倡樹文明新風”主題宣傳中來,讓移風易俗、生態環保的殯葬新風尚深入人心。(屏南縣委文明辦 李聲鋒)

    人氣爆棚 鯉城這場活動超熱鬧

    即時 | 2024-12-25 22:30

    活動現場。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近日,鯉城區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考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主題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在市區芳草園舉行。活動通過現場宣傳、文藝表演、理論微宣講、咨詢互動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把黨和政府的關懷送到基層、送到群眾家門口。

    此次活動由鯉城區委宣傳部主辦,旨在通過送演出、送科技、送醫療、送法律等一系列惠民活動,更好地服務市民群眾需求,全面提升鯉城區精神風貌,助力泉州21世紀“海絲名城”建設。

    當天下午3點,文藝演出正式拉開帷幕。腰鼓舞《越來越好》、閩南語歌曲演唱《愛拼才會贏》《泉州人》、道德模范宣講《勇者無畏 為善無悔》、提線木偶《小沙彌下山》、泉州講古《梅花石》《天后宮的龍柱》、南音表演《直入花園》、快板《移風易俗好少年》、舞蹈《抬龍王》等節目輪番上演,引得觀眾陣陣喝彩,大家看得聚精會神,不時拿出手機拍攝記錄。

    活動現場。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現場熱鬧非凡、人群熙攘,不僅設置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移風易俗、科學普及和“掃黃打非”等主題宣傳展位,中醫體驗、健康義診、法律咨詢、贈春聯送百福等志愿便民服務也同步開展,一個個“文化大禮包”既實惠又實用,吸引了不少居民群眾參與。

    在移風易俗互動區,居民們體驗了趣味性游戲,在娛樂中增進對移風易俗的認識;在書法送“福”區,書法家們揮毫潑墨,將喜慶的春聯和濃濃的祝福送給居民;在健康義診區,醫護人員為居民測量血壓、血糖,開展醫療健康方面的知識科普;在泉州僑批巡回展區,居民們透過一封封僑批,與時空對話,感受其中濃濃的家國情懷。

    活動現場。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供圖

    “有沒有‘潁川衍派’的?”“幫我找下‘九牧傳芳’吧。”在“百街百‘姓’百門匾”互動體驗區,不少居民聚集在一起,尋找著屬于自己姓氏的卡片。“這個蓋章活動很有意義,我專門蓋了‘瑤林衍派’的印章準備帶回家。”今年78歲的許阿伯告訴記者,通過門匾便可以知道這戶人家的姓氏,比如“瑤林衍派”“高陽衍派”“賜恩傳芳”都是許姓人家的常用門匾,泉州的牌匾和姓氏之間藏著很多故事,大有學問,應該多多推廣,讓更多年輕人了解。

    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活動是鯉城區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品牌項目,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和支持。近年來,鯉城廣泛動員社會各界,不斷探索創新活動內容及形式,持續拓寬活動的覆蓋面,提升活動影響力,在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時,深入開展各項政策宣傳,辦好民生實事,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工作提質增效。(東南網 鯉城區融媒體中心 施遠圻 吳秋瑜)

    1  2  3  4  5  6  7  8  9  10  


    編輯推薦
    爽爽爽爽爽爽a成人免费视频,国产精品麻豆视频,69式性无遮挡免费视频下载,日本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视频麻豆
    <dl id="q0qi0"><del id="q0qi0"></del></dl><td id="q0qi0"><kbd id="q0qi0"></kbd></td>
      <input id="q0qi0"></input>
      <s id="q0qi0"><kbd id="q0qi0"></kbd></s>
    •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被扒开胸罩| www.日韩av.com| 麻豆亚洲av熟女国产一区二| 欧美国产日韩在线三区|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自慰| a级黄色毛片视频| 男生和女生一起差差差很痛的视频| 强迫的护士bd在线观看| 国语对白嫖老妇胖老太| 亚洲色图15p| 91蜜桃传媒一二三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国产高清自产拍av在线| 亚洲日韩小电影在线观看| 2022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热麻豆| 欧美叉叉叉BBB网站| 国产精华av午夜在线观看| 五月天婷婷在线视频国产在线|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日本精品一二三区|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中文字幕无码免费久久9一区9| 美国式禁忌5太大了| 好男人社区神马在线观看www| 免费A级毛片无码免费视频首页| 99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成人热 | 亚洲系列中文字幕| 6080夜福利| 最近2019中文字幕免费看最新 | porn在线精品视频| 波多野结衣bt| 国产精品27页|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片|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天天干天天爽天天操|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91精品免费看| 成人免费黄网站| 亚洲男人天堂影院| 国产你懂的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