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安區“文化大篷車”走進大同街道西池社區廣場。(資料圖片) 
孩子們在聆聽明朝“十三府巡按”林一柱的生平事跡。(資料圖片) 東南網8月25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邱趙胤 實習生 李桐裳 通訊員 余雪燕 楊怡曼 楊心亮)8月3日,同安區召開干部集體廉政談話會,教育和提醒干部進一步增強廉潔自律意識,筑牢拒腐防變思想防線。會上,同安區紀委監委負責人對全區新提任副處級以上干部及進一步使用人員進行廉政談話,強調干部作為“關鍵少數”,必須帶頭廉潔自律,自覺做到廉政勤政,切實擔負起黨風廉政建設責任。 當前,同安區主動作為、提前謀劃,先學一步、先行一步、先思一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不斷預熱升溫。貫徹落實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樹立良好家教家風要求,認真落實省、市關于廉潔文化建設的工作部署要求,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傳承好家風、樹立新作風。 同時,在同安區委宣傳部、區紀委監委、區委文明辦的聯合部署下,圍繞“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建設家風正、民風淳、政風清的社會氛圍。 傳承清正家風 共建清廉家庭 茂林修竹鳥聲啾啾,鐘靈毓秀人文薈萃。在同安區溪林村,林一柱廉政教育公園、林一柱紀念館坐落于草木蒼翠、郁郁蔥蔥之中。一支由家長和孩子組成的研學隊伍在其中參觀,品讀明朝“十三府巡按”林一柱的廉政故事。 在“洗心”石畔,聆聽工作人員將林一柱的生平事跡娓娓道來;景墻鐫刻的“慎詔獄、恤民窮、容言官”警句,反映了林一柱清廉正直的品格和慎刑恤民的思想……通過溪林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的介紹,林一柱勤學篤行、清風颯然、剛正不阿的精神被一件件實物承載。孩子們邊走邊學,玩耍的同時,在心中種下了“廉”的種子。 在另一邊的蘇厝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揚清廉之風 潤少年童心”廉潔安全主題教育活動順利舉辦,同心社工中心志愿者結合明德崇善、廉潔修身、篤行致遠的蘇氏家風,為參加活動的家長和孩子們講述蘇頌廉潔奉公、修身齊家的小故事。 近年來,同安區把家風建設作為推進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重要抓手,多部門結合自身職能定位,推出一系列多領域、多維度、多層次的廉潔家風宣傳教育活動,助力建設清廉家庭,讓清廉之風從家庭吹向社會。 “同安區扎實推進‘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圍繞‘存正心、守正道、養正氣’主題,開展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同安區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這種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開展多元服務、落實文明實踐的方式,如今在同安已蔚然成風。 同安區通過梳理本地歷代名人故居、宗廟祠堂等做法,深入挖掘轄區古圣先賢、民間典故、家規家訓等傳統文化資源中的廉潔元素,以史為鑒、以人為鏡,以實踐活動為載體,擦亮“清廉同安”名片。 同時,為持續擴大家風教育的覆蓋面、影響力,同安區委宣傳部、同安區社科聯等部門精心打造孔子文化節、朱子文化節、蘇頌國際文化節三大文化品牌IP,為“富美同安”提升內涵、增添韻味。 引領清朗民風 弘揚時代新風 每年農歷的七月初一,是大同街道東山社區北門里的民俗活動普渡日。這幾年的普渡日,街道上沒有出現熙熙攘攘的人群,居民家里也沒有迎來送往的賓朋。大家按照傳統習俗各自在家里包粽子迎接民俗日,每家每戶都掛滿了一串串誘人的香粽。 然而,在過去,北門里家家戶戶在普渡日都要請客設宴,少則10桌,多則20桌,每家花費上萬元是常態,民俗文化變了味,對普通家庭來說是很大的負擔。除此之外,大范圍的請客,還容易產生鋪張浪費、交通擁堵、污染環境等問題。 巨大的變化得益于東山社區長期以來的宣傳教育,倡導節儉之風,破除陳規陋習,并在同安區紀委監委和區委宣傳部的監督指導下,廣泛開展移風易俗新風尚活動。 據悉,東山社區在2017年成立紅白理事會和移風易俗工作領導小組,制定《東山社區移風易俗工作實施意見》,倡導、監督喜事新辦喪事從簡,推動移風易俗改革。2019年,重新制定完善村規民約,規范居民行為,并在各自然村分別成立移風易俗勸導志愿者隊伍,強化督導,摒棄陋習。 “民俗日倡導不宴請,把移風易俗納入我們的村規民約,制定移風易俗工作手冊,村民也積極響應。”東山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蔡莽好說,人情負擔減輕了,鋪張浪費消失了,文明新風深入人心。 家風正則民風淳,民風淳則政風清。同安區通過推動移風易俗工作,倡導黨員干部清廉自律,以身作則帶頭移風易俗,厚植新風正氣,引導村民樹立文明新風尚。 據統計,今年同安區累計簡辦白事約1800場次、新辦喜事約1400場次、停辦各類民俗日宴請189場次,開展3場移風易俗聯合檢查,共為群眾節省開支約2億元。 打造清明政風 筑牢廉潔防線 8月17日上午,廉潔家風故事宣講進機關活動在同安朱子書院舉行。廈門市廉潔家風故事宣講團成員林蔚綿帶來題為《正簡流芳百世傳——蘆山蘇氏家風故事》的主題講座。 講座內容從蘇頌的人物生平、人物評價展開,詳細講述蘇頌的學術成就、廉政愛民和留給后人的家風家訓,讓在場的黨員、干部對同安歷史名人蘇頌博學愛民、求真務實、清白傳家的精神有了更深的了解。 據了解,同安區充分發揮廉潔文化教育引導浸潤作用,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和發展環境,同安區委宣傳部組織開展“愛廉說”廉潔文化宣講活動。目前,已在同安區的11個鄉鎮和街道依次舉辦。 活動充分發揮新時代黨的理論政策宣講員、理論宣講輕騎兵等隊伍力量,組建“愛廉說”廉潔文化宣講團,深入基層開展反腐倡廉宣講,運用本土清廉人物和身邊先進典型的優秀家規家訓、家風家教故事等開展各類家風教育活動,講好廉潔故事,傳播好廉潔聲音。 “同安擁有眾多優秀的廉潔家風資源,良好的家風不僅展現了時代的精神風貌,也成為激勵后代艱苦奮斗、無私忘我的寶貴精神財富。”同安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希望通過廉潔好家風故事宣講活動,讓優秀家訓、廉潔好家風等優秀傳統文化成為廣大干部群眾立身處世、持家治業和道德教育的傳家法寶。 今年以來,同安區紀委監委持續正風肅紀,一體推進“三不腐”。組織召開全區廉潔文化建設推進會,向全區19個黨工委發放警示教育片合集,全面推進“清廉村居”建設,11個鎮(街)組織開展參觀見學活動228人次,引導黨員干部心有所戒、行有所止,增強遵規守紀的政治自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