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是實現全民共享,促進社會和諧。惠州牢固樹立“共建共享”的理念,堅持“創建為了人民,創建依靠人民,創建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原則,堅持民生優先,把實現群眾利益、滿足群眾需求作為創建工作的落腳點和出發點,把創建過程作為惠民過程,努力為群眾辦實事好事,解急事難事,讓群眾成為創建的最大受益者,全面提升市民的幸福感和滿意度,促進和諧惠州建設。一是堅持抓經濟建設,讓群眾共享發展成果。在創建工作中,惠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全力推進經濟科學發展、加快發展,全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9年,全市GDP實現1410億元,增長13。2%,超出預期目標3。2個百分點。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達到101。5億元,增長3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278元,農民人均出收入7573元,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斷增加,市民生活水平和質量在創建中快速提高。二是堅持抓惠民工程,讓群眾共享和諧穩定的社會局面。通過實施民生改善工程,切實解決好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的教育、醫療、社保、就業、住房等問題;通過實施平安維穩工程,全面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信訪工作,人民群眾對治安的滿意率上升到90%以上;通過實施慈善關愛工程,大力打造“愛心城市”,讓有需要幫助的人盡可能得到幫助;通過實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斷擴大公共文化服務覆蓋面,滿足群眾多層次、多樣性、多元化的文化需求,成功打造了“快樂時光”廣場文化活動品牌,文化活動做到“月月有安排、周周有活動、天天有舞會”,讓城鄉群眾共享到更多文化發展成果。三是堅持抓城市環境改善,讓群眾共享功能完善的城市資源。以創建文明城市為契機大力推進城市建設,實現了城市形象、城市功能、城市環境全面升級。完善了城市交通網絡;建成了文化藝術中心、科技館、博物館、會展中心等一大批公共服務場館;投入4億多元建設綠色生態惠州,全市森林覆蓋率達59。2%,市區綠化覆蓋率達47。5%,環境質量考評連續名列全省前茅;重點解決了人民群眾關注的交通秩序、市容市貌、社會治安、環境衛生、集貿市場、窗口服務等六大突出問題。通過創建,惠州的天更藍、水更綠、空氣更清新,城市功能越來越完善,宜居宜業的城市魅力日益彰顯。
四是鑄造全民精神,凝聚發展動力。惠州將開展文明創建作為培育城市精神的重大機遇,通過堅持不懈的宣傳引導教育,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和“崇文厚德、包容四海、敬業樂群”的惠州精神深入人心。可以說,創建使惠州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文明素質明顯提升,講文明話、做文明人、辦文明事已逐漸轉化為市民的自覺行動,整個城市呈現“四多四少”的良好局面:遵紀守法的人多了,違法亂紀的人少了;做好事善事的人多了,對社會漠不關心的人少了;愛護環境的人多了,破壞環境的人少了;崇尚科學的人多了,搞封建迷信低級趣味的人少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