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遍地開花
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成績斐然。2009年,出臺了《寶雞市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實施細則》,并聘請社會監督員對交通、衛生、城建等窗口單位服務質量進行監督,市級各部門大力協作,使文明城市創建形成了條塊相結合、硬軟一起抓的工作格局。7月份,在中央文明委組織的城市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寶雞市在全國114個被測城市中排名第33位,是西部地區唯一一家躋身前35名的地級城市,這為寶雞沖刺第三屆全國文明城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五大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按照“鞏固提高,示范輻射”的工作思路,在全市開展了以文明單位、文明機關、文明校園、文明社區、文明村鎮為主要內容的“五大創建活動”。向省文明辦申報了30多家省級文明單位,建成市級文明單位100多家,對全市100多家屆滿的文明單位進行了重新確認,指導市電信公司、寶雞石油機械有限公司成功創建為全國文明單位。“十百千萬”示范工程作用明顯。制定下發了《關于在全市深入開展“十百千萬”示范工程的通知》,提出用三年時間在全市創建10個文明行業,100個文明單位,1000個文明示范崗(點),10000戶文明示范家庭。2009年,主要開展了“10000戶文明和諧示范家庭”創建活動,12月初,命名表彰了190戶文明和諧示范家庭。建設“文明和諧新家園”,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在全市推廣千陽、眉縣、陳倉等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經驗,扎實開展“文明和諧新家園”建設。2009年,全市建立科技入戶示范戶51662戶,培訓高級農民1260名,先后舉辦了獼猴桃、桑蠶、布爾羊等40多類別的農業技術培訓,提升了農民科技素質。開展“文明禮儀知識進萬家”、“美德進農家”、科技文化衛生“三下鄉”等活動,培養農民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熱心公益、助人為樂的社會公德意識。設立“鄉風文明示范崗”,在全市建成了家庭美德、科技致富、愛心奉獻、鄰里和諧等15種類型的6000多個“文明和諧示范崗”,有力地帶動了鄉風文明建設。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誠信戶”、“科技示范戶”、道德模范評選活動,評選出“五好”家庭12多萬戶,“好婆婆、好媳婦”6800多對,讓農民群眾在參與中受到教育,提升農村文明水平。花大力氣改變城鄉面貌,全市累計投入1.96億萬元,修建通村水泥路280公里,建成“村村文明一條街”1000多條,清理“三堆”3萬多個,改廁4萬多個,建沼氣池25000多個,建成農家書屋140多個,文化中心戶300多戶、衛生室1500多個,美化了農村生產生活環境,改善了村容村貌。今年寶雞市新農村建設中,五星村、四星村分別達到了53個、128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