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大力開展“我們的節日”主題活動
利用春節、清明、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健康向上的群眾性民俗活動。省文明辦與廈門市聯合舉辦《歡喜大圍爐》——2009兩岸閩南語春節聯歡晚會,組織群眾參與“億萬網民網上大拜年”簽名寄語活動,激發了全球華人同根同祖、血脈相連的民族感情。各地以祭掃烈士陵園、網上祭英烈、中華經典誦讀等形式,表達"緬懷先烈、愛我中華"的節日主題。省文明辦、省文化廳等部門與泉州市聯合舉辦"我們的節日·端午節"--第三屆閩臺對渡文化節暨蚶江海上潑水節活動。舉辦"祖國萬歲 海西騰飛"等"迎中秋、慶國慶"主題文藝晚會,配合中央文明辦和中央電視臺攝制《"我們的節日"·中秋--中華長歌行》專題節目,舉辦《今宵月更圓》、《為祖國喝彩》、《梨園百花春》等3臺大型文藝晚會,中秋節當天同時在央視播出。各地各部門組織開展"情系兩岸祈福周"、"土樓人家"旅游文化節等系列民俗活動,豐富了節慶文化生活。
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 提升城鄉文明程度
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行業、文明風景旅游區創建活動進一步規范化、常態化。廣泛開展"五好文明家庭"、"和諧鄰里節"等活動,社區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全國公共文明指數測評中,廈門、福州分列省會(副省級)城市序列第2位和第7位,三明市在地級市中位列第27位。實施"生態家園富民"、"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行動,廣泛開展"美德在農家"、"六提倡六反對"等移風易俗活動,開展"家園清潔行動",農村文明程度逐步提高,村容村貌明顯改善。精心組織以"創文明行業、建和諧海西"為主題的行業創建競賽活動,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最佳信用企業"等創評活動。召開推進風景旅游區文明創建,表彰第二批全省文明風景旅游區,繼續實施"提升中國公民旅游文明素質行動計劃",紅色旅游取得新發展。建立結對幫扶和共建帶創活動機制,廣泛開展"文明春風暖萬家"、"春蕾計劃"等結對幫扶活動,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組織和新社會組織主動參與各類創建活動,擴大了創建活動的覆蓋面。精心組織2006-2008年度全省精神文明建設各類先進評選表彰工作,宣傳推廣了一批精神文明創建先進典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