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立足優化環境開展“誠信建設”。一是依托“個十百千萬”誠信建設示范點、 “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商場(店、街)和各類家長示范學校,廣泛開展誠信行業、誠信單位、誠信村鎮、誠信商場(店)、誠信家庭創建活動,在全社會掀起了共建“誠信甘肅”的新高潮。二是組織開展“百城萬店無假貨”專項督查,加大對誠信示范單位的動態監管,健全完善了“百城萬店無假貨”的動態評選和管理機制。被國家命名的1條示范街、9個示范店、42個省級示范單位和145個市級示范街(店),示范帶動作用發揮有力,推進了甘肅“百城萬店無假貨”活動的深入開展。三是以維護消費者權益和履行社會責任為主題,在省城和各地組織開展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紀念活動、“3·15”專題文藝晚會、消費維權宣傳咨詢活動和集中打假維權行動;在食品醫藥生產和銷售企業,組織開展“企業踐行道德承諾”活動、引導企業正確處理義利關系,樹立了食品醫藥生產和銷售企業誠信、守法、負責、利民的良好社會形象。
(三)跟進經濟領域重大項目建設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會同經濟管理職能部門組織力量,深入重點企業、重大項目建設工地開展調研,及時掌握重大項目建設進展情況,促進項目承建方和管理方之間的對接溝通,及時對全省重大項目建設中的精神文明創建工作進行跟蹤指導,全年共有82個重大項目建設工地被命名為文明工地。組織召開全省經濟領域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經驗交流會,總結交流精神文明建設促進重大項目建設的成功經驗,普及推廣酒鋼集團等8家大中型企業的好做法,激發和調動了經濟領域開展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積極性。
(四)著眼優質高效服務開展文明創建活動。會同省直有關部門,在衛生、公安、商務、海關、質檢、食品藥監、金融、稅務、工商等窗口行業和單位,廣泛開展“雙優一文明”、“文明優質服務月”、“青年文明號”、“巾幗文明示范崗”系列創建活動,嚴格執行首問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工作制度,通過文明創建活動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著力解決群眾反映的“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現象。2009年,有關部門協調解決涉及重大項目建設中征地拆遷、企地經濟糾紛等問題105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