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報記者 盧雅)當你踏著悠閑的步伐,沿環(huán)福州西湖4.2公里長的步行道漫步,就會深切地體會到這個有著1700多年歷史的美麗湖泊,正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西湖變遷,首先是拆墻透綠,公園的美麗景色不再被圍墻阻擋。據(jù)公園管理處的工作人員介紹,近年來,福州市、鼓樓區(qū)政府先后投入6000多萬元,把過去的小西湖變成了今日的“大西湖”。
第一期工程,就是拆墻透綠,讓違章建筑及阻礙視線的圍墻走出市民的視線,從視覺上讓美麗的西湖公園還于市民。特別是新修建的環(huán)西湖步行道,由木棧道和青石花崗巖鋪成,彰顯著西湖特有的韻味。每當夜幕降臨后,漫步在這條景色優(yōu)美的步行道上,婆娑的湖光樹影,陣陣的湖畔歌聲,市民便會真切地感受到這座宜居城市的美好。
西湖變遷,還在于景區(qū)面積的拓展。福州市委、市政府圍繞構建“大西湖”景區(qū),對西湖總體規(guī)劃進行了深入細致的研究和規(guī)劃設計,確定待動物園搬遷后將原址并入西湖景區(qū),同時把左海公園納入“大西湖”范圍。
如今,昔日彌漫著腥臭的動物園已搖身變?yōu)闅v史上西湖八景之一的“大夢松聲”景區(qū)。“大夢松聲”工程于2009年春節(jié)后動工,投資1500多萬元,歷時9個月。施工中保留了松濤亭、荷亭、桂齋等建筑以及猴山和園內大量樹木,在拆除了全部動物館舍后,在大夢山頂建夢山閣,在山麓建西湖社,在墨池畔建藏書樓、文昌閣、報功祠等建筑組成西湖書院,并利用西門水閘建仿古廊橋,改造了西湖清淤站建流憩園,建筑面積約1500平方米。園內建湖濱步道300多米、園路800多米,綠化面積4萬平方米,并引種銀杏、羅漢松等特選樹,今后園內植物將呈現(xiàn)季節(jié)色相變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