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報、賣報,××晚報!”每天清晨五六點鐘,在吉林省吉林市琿春街早市,常??梢月牭揭荒幸慌畠蓚€格外清脆的童音。賣報的是姐弟倆:王昱人、王昱權(quán)。
姐姐出生于1991年,弟弟出生于1994年;目前,他們均就讀于當(dāng)?shù)刂攸c中學(xué),一個高三,一個初三。
提起這對姐弟,熟悉的人大多會由衷地豎起大拇指。他們的鄰居錢大姐說:“同樣是課余時間,別的孩子,要么在家長陪同下穿梭于輔導(dǎo)班、補習(xí)班,要么看電視、打游戲,王家姐弟卻忙著用拾荒、賣報掙來的錢做好事,而且已經(jīng)堅持了十多年。”
每周去“兩院一站”獻愛心,三年行程6000公里
“來了,來了!”一聲輕呼,緊跟著一陣腳步聲。周日下午,當(dāng)王家姐弟帶著幾位同伴走進吉林精心康復(fù)醫(yī)院時,等候已久的患者們立即涌到走廊,面對面站成兩排,“啪啪”地鼓起掌來。這陣勢,把悄悄跟隨在后的記者嚇了一跳。
“知道姐弟倆周日準(zhǔn)來,每次患者們都自發(fā)地列隊夾道歡迎。”院長張躍霞說。
2006年,一位被家人用鐵鏈拴了4年的精神分裂癥患者,被“解救”出來送到該院。在報上看到消息后,王家姐弟第二天給該患者送去部分生活用品,并資助他100元錢。
過了一個星期,瘦小的姐弟倆又送來了象棋、軍旗和羽毛球等,并說要給患者們贈送一張乒乓球臺。張躍霞有些懷疑:“那起碼也得1000多塊錢呢!”可不久,嶄新的“鄧亞萍牌”乒乓球臺就運到了。
一周后,姐弟倆再次“光臨”,這回是送報紙、送節(jié)目、送歡樂。他們給患者講故事,拉二胡,和大家玩“丟手絹”,手拉手地翩翩起舞……很多患者開心地又唱又跳,圍在姐弟倆身邊舍不得離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