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商報訊(記者 陳光豪)市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下個月即將召開,昨天上午,市政協委員考察了我市的糧庫建設工作。記者獲悉,目前廈門市5個現代化新糧庫均已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可滿足未來10年我市糧食儲備需求。
據介紹,廈門是糧食純銷區,糧食消費95%以上依靠外調,而糧食需求總量整體呈上升趨勢,已從2002年的112萬噸增長到今年的248萬噸。
廈門市糧食局局長曾耀民介紹,2006年以來,我市共投入3.5億元,在島內及島外四區新建了5個現代化糧庫,總庫容32萬噸,比原有的庫容增加一倍多。其中位于湖里區的旗山儲備庫庫容15萬噸,是目前我省庫容最大、科技保護設施齊全的地方儲備糧庫。至今年10月份,這5個新糧庫全部竣工并投入使用,可以滿足我市現在至2020年城市規劃總人口330萬的糧食儲備需求(地方儲備糧是按照戶籍人口6個月的消費量進行儲備,即夠市民吃半年)。
今后,新糧庫除了可以儲存廈門本市地方儲備糧外,還可以代儲中央儲備糧、省儲備糧和社會企業的商業周轉糧,對應對糧食市場突發事件、補欠備荒、保障市場穩定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曾耀民還介紹,我市還將隨著人口的增加相應地擴大地方儲備規模。同時還將發揮新建糧庫的優勢,做大做強糧食物流,打造兩岸糧食經濟合作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