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貴陽12月20日專電(記者齊健)為推動志愿服務工作和“生態(tài)文明城市”建設,貴陽市日前出臺“綠絲帶”志愿服務活動組織辦法,號召國家公務員帶頭開展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每人每年服務時間不少于48小時。
12月19日下午,貴陽市黨政機關領導、市直機關干部數(shù)百人系上“綠絲帶”,走上街頭開展交通協(xié)勤志愿服務,糾正行人和機動車輛的違章行為,發(fā)放文明交通宣傳手冊。
在貴陽,“綠絲帶”有其特別的含義。2008年初,在遭遇歷史罕見的特大凝凍災害時,一場“綠絲帶市民互助”行動在市民中悄然展開,體現(xiàn)出貴陽市民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
貴陽市文明辦主任侯楠說,把志愿服務與政府服務、市場服務相銜接,把黨政各部門、社會各界力量組織起來,能有效擴大志愿者服務活動的覆蓋面,充分發(fā)揮志愿者獨具特色的扶助功能、疏導功能、教化功能和凝聚功能,為建設生態(tài)文明城市調動全社會的智慧和力量。
據(jù)了解,按照新出臺的志愿服務組織辦法(試行),貴陽市公務員將帶頭開展社會志愿服務活動,每人每年服務時間不少于48小時,并推出評“星”制度,根據(jù)年度志愿服務時間長短,分為五個“星級”。服務內容和形式包括在社區(qū)內向困難群體提供定人、定時、定任務的“三定”服務、預約服務、節(jié)假日便民服務和社會公益活動專項任務等。
目前,貴陽市數(shù)百名市直機關工作人員已完成志愿者注冊,登記了包括個人技能專長、志愿服務項目、服務時間在內的相關內容。到今年底,全市招募的各類志愿者將突破32萬人,貴陽市文明辦將對招募的志愿者進行相關培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