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請走斑馬線。”12月13日,站在湖北省宜昌市十字路口維持秩序的,不是交警,也不是協(xié)管員,而是康莊路小學3名六年級的學生。
這個周末,像他們一樣迎著寒風在街頭宣傳文明禮儀、勸導不文明行為的中小學生達4000人,成為宜昌一道靚麗的風景。這是宜昌市中小學校開展“文明伴我成長”主題教育實踐活動的一次集中行動,也是宜昌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shè)的一個縮影。
找“問題”——防微杜漸抓源頭
提及這項活動,還得從一個故事開始說起。
今年教師節(jié)前夕,宜昌市委書記郭有明前往一所大學看望慰問教師。走進校園,他對學校的發(fā)展速度大加贊賞。就在這時,看到幾位學生橫穿馬路,讓他由喜變憂。
“你們看,這是不是不和諧?”郭有明對隨行人員說?!拔覀冋趧?chuàng)建全國文明城市,大學生應該做城市文明的示范者、傳播者和引領(lǐng)者,希望學校將學生文明素養(yǎng)作為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迸c學校教師座談時,郭有明提出大學教育要與中小學教育聯(lián)動,培養(yǎng)一代文明新人。
9月19日,“文明伴我成長”主題教育活動在大學校園啟幕?!皬淖陨碜銎?,從細節(jié)做起,為城市文明添彩?!比?60多所中小學校的48萬中小學生積極響應。日前,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對實施效果進行評估,不文明行為下降了60%左右。
宜昌市還通過開展“向國旗敬禮·做一個有道德的人”、“美德少年評選”、“‘五老’上崗查網(wǎng)吧”等活動,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成長的社會文化環(huán)境。
立“課題”——一校一特辟蹊徑
前不久,夷陵區(qū)鄢家河小學602班學生馬贊上學途中,看見一位老人騎著一輛三輪車,車上裝著好多鴨梨。拐彎時,不料車翻了,一車的梨全部滾落地上。望著一個個誘人的梨,馬贊好想撿幾個放在書包里,帶到學校去吃。剛要出手時,馬贊卻停下了。他突然想到:“這不正是我行善的一個機會嗎?”
于是,馬贊趕緊跑過去,幫助老人把梨一個一個往車上撿。老人看見馬贊的舉動,一邊撿一邊說:“謝謝你,小同志!”老人把馬贊稱作“小同志”,讓馬贊感到很幸福,覺得自己真的像個大人一樣。梨撿完了,老人挑了兩個大梨遞給馬贊,馬贊禮貌地謝絕了。他說:“那一刻,我心里真快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