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市在文明城市創建中,以提升市民素質為出發點,以群眾最關心、最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為著力點,堅持“三抓”(解放思想抓創新、瞄準一流抓發展、求真務實抓落實) 著力打造“六大環境”(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公正公平的法治環境、規范守信的市場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安居樂業的生活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扎實開展文明創建活動,各項創建工作取得明顯成效。今年榮獲“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
(一)抓宣傳發動,提高群眾知曉率和參與率。一是通過在遵義日報、遵義晚報、遵義在線、市廣播電臺、市政府網站開設“我為文明城市建言獻策”專欄,發動群眾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提高群眾對創建文明城市目的意義的認識。二是召開 “文明城市創建”點評會。圍繞文明創建、服務水平、交通整治、干部作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采取“媒體暗訪、群眾參與、領導參加、公開點評”形式,定期召開點評會,提升群眾對文明城市創建活動參與率和對道德的認知能力。三是通過編印《遵義市創建全文明城市知識讀本》、制作“文明禮儀知識公益撲克牌”、 公益環保袋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品,讓更多市民主動抵制不文明現象,維護社會公德,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今年市文明辦印制“文明禮儀知識公益撲克牌”50000萬副,公益環保袋50000個發放群眾中,深受群眾歡迎,取到了較好宣傳效果。
(二)抓提高市民素質,實施 “百千萬”工程(百名講員、千名監督員、萬名志愿者)。一是從市直和各縣(市、區)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宣傳骨干中抽調人員組成100名宣講員隊伍,深入農村、社區、機關、學校、廠礦開展文明知識宣講。二是分別在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行風監督員、“五老”人員、駐遵部隊和武警官兵、社區干部、外來農民工、在校大中專院校師生、社會公眾人物、公益社團組織成員、團員和少先隊員代表、普通居民中聘請1000 名“雙創”監督員,在廣大市民中做好道德宣傳和對社會中不文明行為進行勸阻。三是由市文明辦牽頭,團市委、市民政局、市婦聯及各縣(區、市)文明辦組織10000名志愿者,在市民中開展“建設文明遵義、爭當文明市民”、“迎國慶講文明樹新風” 、“文明排隊日”等志愿服務活動,加強對市民文明素質教育。自今年4月12日啟動“百千百萬”工程“以來,作宣講報告會32場,聽眾達3500余人;督查到群眾反映的城市臟、亂、差, 占道經營、噪聲,網吧、文化場所違規經營等不滿意問題523個,相關部門整改回復率達100%;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31次,參加人數達10000余人。
(三)抓創建活動載體,深入開展五項活動。
一是深入開展”四在農家“創建,促進農村鄉村文明。以”四在農家“為載體,在農村廣泛開展”五心“(忠心獻給祖國、孝心獻給父母、愛心獻給社會、誠心獻給他人 、信心留給自己)教育、”三關工程“(關心外出務工人員、關愛留守兒童、關懷空巢老人),”農民科技體育文化活動周“、”美德進農家“、”文明村鎮“等創建活動,進一步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農民科技道德素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