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風11月13日訊 曹麗華,個頭高大,說話大嗓門,做起事來風風火火。她今年50歲,已是外婆級的人物了,但她卻沒有時間含飴弄孫。作為寧化縣曹坊鄉滑石村黨支部書記,她天天都在忙村里的一大攤事。
曹麗華高中畢業,在過去的農村屬文化人。1991年7月,她進入村兩委,先后擔任婦女主任、村副書記等職務。2005年10月,原村支書被聘入煙草站工作。當時,鄉黨委、政府決定讓曹麗華挑"大梁",擔任滑石村支部書記,成了2200多村民的帶頭人。
果敢加細心,讓群眾心服口服
"滑石村的男人都沒用啦?怎么能讓一個女人當書記?"一上任,各種冷嘲熱諷、質疑讓曹麗華感到從未有過的壓力。但她不服輸,決心干出名堂來。
上任伊始,恰逢謝坊至燕子塘公路拓寬,沿途經過滑石村長達3公里,一系列的征地和拆遷工作擺在曹麗華的面前。一次,因為施工,排水溝堵了,幾位村民的農田沒法灌溉。一伙村民扛著鋤頭沖進曹麗華家里,氣勢洶洶地喊:"曹麗華出來!去幫我們把水溝通開!"
"那次真是想打退堂鼓了,覺得很委屈,自己快做外婆的人了,圖的是什么呀?"曹麗華說。然而責任感又迫使她擦干眼淚,找到施工方進行交涉,讓他們把水溝疏通好。
按下葫蘆起了瓢。正在進行的煙基路建設又出現了"情況"。開工這天,因為推土機要經過一片芋子地,田主張某守在地里,硬是不讓鉤機經過。當時,很多群眾圍著看熱鬧。曹麗華果斷地對司機說:"沒事,你開過去!后果我來負責!"
張某氣呼呼地走了,曹麗華在施工現場守了一整天,工程得以順利進行。晚上,曹麗華來到張某家,陪著笑臉喝下兩大碗水酒后,張某才有了好臉色,通過談心,張某終于想開了。
當年,征地、拆遷及煙基工程全部按計劃完成,曹麗華還被評為煙田基礎設施先進工作者,在群眾中的威信大大提高了。
修好通村路,村民為她放鞭炮
滑石村通往鄉主干道的1.5公里黃泥路,一直是"晴天一身塵,雨天一身泥"。曹麗華決心修好這條路。
通過努力,曹麗華向上級部門爭取到22萬元,但預算要40萬元,怎么辦?滑石村是種煙大村,曹麗華找到縣煙草公司,請求支持,一趟趟跑,最后煙草公司答應給6萬元。曹麗華回到村里,自己帶頭捐款2000元。又讓村里德高望重的黨員、老干部組成路委小組,做好宣傳發動工作。村里在外發展的能人,曹麗華一個也不"放過"。村民邱茂生,在泉州開店,發了點小財,曹麗華就天天上門跟他"套近乎"要錢,結果,邱茂生爽快地給了3000元。
2007年9月,歷時一個多月,這條通村公路就全線貫通了,村民們在村口燃響了一掛掛鞭炮,他們對這位女支書開始刮目相看了。
群眾冷暖記心間,村民夸她"好支書"
曹坊是著名的"仔豬之鄉",曹麗華鼓勵村民利用這一資源優勢,發展多種經營。返鄉農民翁科明想辦一個養豬場,曹麗華非常支持,讓村里劃出一塊地皮無償給他做豬舍。曹麗華早年當過獸醫,小翁遇到養殖上的難題,她總是騎上摩托車,到2里外的養殖場幫他解決。在小翁的帶動下,現在,村里已經有5戶人家開始從事仔豬養殖。
2007年臘月,曹麗華正在寧化開會,接到通知,村婦羅生紅在長汀醫院生下第二胎女兒。那天,雨雪交加,她立即租了輛車來到長汀,天氣寒冷,她幫忙把剛出生的女嬰捂在懷里,終于做通小倆口的思想工作,第二天小羅就跟著曹麗華回到寧化做了結扎手術。手術后,曹麗華幫小羅向計生局爭取到了1000元貧困補助。春耕時,小羅沒錢買化肥,曹麗華就從村財中擠出資金,幫她買來化肥搞生產。現在,小倆口成了曹麗華的牽掛,他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曹麗華總是隨叫隨到。
現在,走在村上,曹麗華的受歡迎指數很高。村民們對她的稱呼也由原來的"曹麗華"不知不覺改成了"曹書記",曹麗華覺得,這個稱呼里,傳達的是村民對自己工作的認可。
今年7月30日,滑石村舉行換屆選舉,曹麗華以高票通過,再次當選為村支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