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9月1日訊 今年來,長泰縣堅持把共建城鄉文明和諧村工作同“村容整潔”、“平安家園”等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有機結合,及早部署、強化措施、豐富載體,扎實推進創建活動深入開展。
1、突出“早”字精心組織部署。5月初,縣委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開展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工作,下發《關于開展“文明和諧示范村”共建活動的通知》,確定18個縣直省、市文明單位掛鉤共建首批15個文明和諧村,其中6個村為市級重點村,明確具體創建標準,并且簽訂了《城鄉文明共建活動協議書》。同時把文明和諧村共建與縣委、縣政府開展的“村容整潔”工作有機結合,整合資源,協同開展,豐富創建內涵。7月下旬,縣委再次召開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工作會,研究部署創建工作,要求各級黨委、政府和共建雙方要拓寬共建渠道,選準切入點,完善規劃,穩步推進;要擴大共建影響,充分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發展農村經濟,倡導文明風尚,提高共建實效;要提高共建定位,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落實海西建設、漳州先行、長泰爭先等高度來定位,結合村級特色,找準路子,狠抓落實;要持之以恒抓共建,加強組織領導,落實創建責任,兌現幫扶資金。會議邀請參與長泰縣文明和諧村共建活動的13個市直省、市文明單位參加會議,并安排15個文明和諧村的縣直共建單位作了階段工作匯報。
2、突出“責”字強化組織措施。認真分解落實創建責任,各共建文明單位均確定一名領導和一名干部、各鄉鎮(場、區)確定一名副書記具體負責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縣委制定落實共建活動“四列入”措施,即把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工作列入縣主要領導下鄉督查、列入人大政協視察、列入鄉鎮黨委書記聯席會匯報、列入年度績效考評等重要工作內容。縣文明委還把城鄉共建活動作為各單位精神文明建設工作考核的重要內容,做為考核和評價文明單位晉檔升級的重要條件和依據。明確規定對于共建活動任務完成不好的單位將不予推薦命名文明單位;對于共建活動完成出色的單位,可作為推薦破格晉級的重要依據。縣財政單列預算專項資金150萬元作為今年“文明和諧村創建”及“村容整潔”補助經費,切實保障創建活動的有效開展。
3、突出“快”字加強檢查指導。縣委文明辦充分發揮參謀指導作用,加強對各鄉鎮(場、區)、各重點村、各文明單位的協調指導,經常組織人員深入到共建單位和共建村進行工作指導,引導共建雙方根據實際、明確共建目標、策劃共建項目、制定共建規劃,有序推進文明和諧村創建工作。縣人大、縣政協也先后組織部分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深入全縣15個村開展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文明辦根據各共建對子制定的創建規劃,制成項目列表,對創建項目逐月核實,要求各村每季度匯報工作進展情況,對各共建雙方在創建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并及時總結推廣經驗做法,發揮典型的輻射、帶動作用,推進共建活動深入開展。
4、突出“廣”字積極營造氛圍。堅持輿論先行,通過發放宣傳單、懸掛宣傳標語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農村開展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活動的意義。在縣廣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設“創建文明縣城,建設和諧長泰”、“摒棄陋習,邁向文明”等專題專欄,及時報道廣大農民群眾對創建文明和諧村重要性的認識和參與積極性,曝光不文明行為及整改情況,在全縣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形成人人參與創建的生動局面。據統計,全縣累計進行廣播電視宣傳42次,發放宣傳單10萬多份,張貼通告140多張,懸掛跨街標語60多條。
5、突出“實”字創建成果初顯。各共建單位發揮自身優勢,結合共建村實際,尋求創建有效途徑,著重以項目建設為突破口,實實在在讓農民得實惠,把好事辦好。截止目前,共建單位與村現已確定48個共建項目,投資額428萬元;項目內容涉及文體設施、村容整潔、社會事業等建設,現已開工項目22個,投入143萬元;同時共建單位與村還組織孝老愛親、五好文明戶等道德模范評選,實用技術培訓,交通安全宣傳,改造舊節日、農村文化等形式多樣的活動。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