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思路 新要求 新舉措
——漳州市扎實開展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活動
文明風8月6日訊 今年,漳州市文明委緊密結合漳州實際,積極探索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新思路,提出了開展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的新舉措,大力推進漳州市農村改革發展,提升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水平,促進農村構建和諧社會。
一、建設文明和諧村的新思路
近年來,我市大力開展文明和諧示范村建設,成效顯著,積累不少經驗。但由于主要依靠農村的主體作用,創文明和諧示范村后繼乏力。經過深入的調查研究,感到必須進一步在探索有效載體上下功夫。于是,市文明委精心設計并組織開展城鄉共建活動。即按照原文明和諧示范村創建的總體思路,再根據省、市文明委文明單位管理辦法有關掛鉤幫扶的規定,堅持“因地制宜,規劃先行,連片創建”的原則,綜合考慮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和群眾意愿,充分發揮各級文明單位的優勢和農村的主體作用,每年挑選100個文明和諧重點村,開展城鄉共建,每個市級以上文明單位都進行掛鉤幫扶,著力深化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大力推進社會主要新農村建設。開展城鄉共建,成為建設文明和諧村的重要途徑。
二、建設文明和諧村的新要求
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重點是把建設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主要任務與文明村鎮創建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通過系統推進“經濟活躍、村容整潔、生態良好、鄉風文明、平安穩定、事業發展”等創建活動,全面營造布局合理、建設有序、整潔衛生、綠化美化、舒適和諧的新農村。
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的主要任務,一是發展農村經濟。幫助制定新農村建設的發展規劃,扶持發展多種經營,建設社會化服務體系,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二是倡導文明風尚。進一步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轉變農村社會風氣。三是建設文化陣地。按照“因地制宜、綜合利用、量力而為、逐步完善”的原則,建設好宣傳文化陣地。四是整治村容村貌。在開展家園清潔行動的基礎上,全面推進村容整治工作。五是發展社會事業。積極發展農村教育、科技、文化、衛生等社會事業。六是構建平安家園。努力推進農村黨建和民主法制建設,確保平安穩定。
三、建設文明和諧村的新舉措
為了確保有序有效推進城鄉共建文明和諧村活動,強化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強組織領導。我市各級文明委建立健全和完善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負責創建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各級領導小組的成員單位,則都充分發揮各自的工作優勢,齊抓共管,抓好創建項目的落實。
其次,建立掛鉤幫扶制度。市級以上文明單位原則上都掛鉤幫扶1個重點村,開展以“五定”、“四帶”為主要內容的城鄉共建活動,實行責任、工作、任務、目標“四捆綁”。“五定”即共建雙方定協議書、創建規劃、掛鉤單位、包村領導、發展項目和工作措施。“四帶”即掛鉤單位帶著責任、帶著感情、帶著點子、帶著項目資金,積極提思路、想辦法、出主意,真誠進行幫扶。落實文明單位掛鉤幫扶工作,是建設文明和諧村的重要保障。
再次,建立長效機制。一是健全籌資機制。文明和諧村共建資金采取以各級政府和所在村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的辦法。共建單位盡力所及籌集幫扶資金,并發動社會各界踴躍捐助,或探索市場化運作模式,引導干部群眾參與公共設施運營維護。二是強化督查機制。共建活動實行目標管理,建立健全督查制度,組織開展市季查、縣月查、鄉(鎮)動態跟蹤檢查活動,及時督促整改落實存在的問題。同時,把共建工作納入文明單位(村、鎮)考核內容,對成效好的給予表彰獎勵,對工作不落實的予以通報批評,對共建不作為的取消評選文明單位(村、鎮)的資格。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