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同品“愛心”粽,端午暖人心。東安社區舉行“共聚端午,同品香粽, 關愛老人”活動,組織社區工作者到所在片區的老人院與38位老人相聚,一起動手包粽子、聊家常,老人們高高興興地吃上了熱騰騰的粽子,感受中國傳統佳節的歡樂氣氛。青山社區把包好的粽子送給社區的95歲以上老人及16戶孤寡老人、殘疾人、低保戶,給她們送去溫暖、送上傳統節日的祝福,讓他們喜滋滋地品嘗著“愛心”粽子,讓他們感受溫馨和睦的鄰里親情。
4.“慈善一日捐”, 端午獻愛心。即鼓勵公民捐出一日收入、企業工商戶捐出一日利潤、學生捐出一天的零花錢、機關事業單位捐贈節約的一筆開支,募集款項交與梅列慈善總會開展慈善助學、助醫、助老、助殘等慈善救助行動。5月27日,梅列區“慈善一日捐”的起動儀式上,區直機關近500人到場,紛紛把自己一日的收入投入捐款箱內,共募集了14.3萬元善款。此后,區教育系統、企業工商戶也開展了募捐活動,為慈善事業獻愛心,成為傳統文化“現代化”的一種方式。
5.沙溪龍舟競渡,展示端午風采。賽龍舟是端午節的傳統習俗之一。5月29日下午,梅列區龍舟邀請賽在沙溪河的梅列大橋至列東大橋河段拉開“戰幕”。重錘鑼鼓響,沙溪龍舟歡,來自市區10個村的24支代表隊在鏗鏘有力的鼓點指揮下,奮力劃槳,手中船槳激起陣陣浪花。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激烈角逐,城東村二隊、城南村代表隊、莘口村一隊技壓群雄,分別獲得男子組前三名;徐碧村二隊和徐碧村一隊獲得女子組前兩名。此次比賽設男子組和女子組,吸引了數萬名群眾在沙溪河兩岸觀看,他們高聲喝彩,熱情高漲,為比賽吶喊助威,充分顯示了這一傳統民俗的魅力。
6.知端午民俗,過健康生活。各鄉(鎮)街道、社區充分運用已有的體育活動設施,廣泛開展全民健身活動,形成了群眾性體育健身的熱潮。梅列區人民政府、市殘疾人聯合會聯合主辦,安利三明分公司承辦的“為健康,讓我們跑起來”健康跑活動,于5月16日上午在三明市體育場嗚槍開跑。市殘聯機關及下屬單位的全體干部職工、梅列區有關部門干部、職工、學生、志愿者、市民等,共3000多人參加。世界特奧冠軍蘇昌下在前領跑,參與者緊跟其后,為殘疾朋友加油,為傳遞健康理念盡力。在三明廣場、三明體育館,東安、高巖、龍崗、四路等社區健身場的夜晚數萬人居民就近到場參入“廣場健身舞”活動,她們在“業余教練”的領舞下,廣大市民把歌舞健身操、保健熱身操、民族舞、韻律操、步伐操、藝術形體舞等形式多樣的內容穿插進行,剛柔結合,達到“文明健身,歡樂和諧”的鍛煉效果。此外,一路社區舉辦了“廣電杯”乒乓球友誼賽;東乾社區舉行了“端午鄰里一家親游園活動”,有吹乒乓球、踩汽球等8個活動項目,社區100多名居民參加了游園。區衛生局組織轄區醫院的健康教育專家和醫務志愿者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衛生健康知識宣傳普及活動,具體向居民講解了甲型H1N1流感的癥狀及預防措施,使居民認識到講究個人衛生的重要性。居(村)民在自家自懸白艾、掛菖蒲,自做自佩香囊、荷包,做好日常衛生保健。梅列區環保局、人事局聯合發起環保志愿者行動,組織三批共25名村(居)務大學生工作者自帶垃圾袋,到陳大鎮瑞云山風景區各景點揀拾白色垃圾。各中小學校開展了“我愛美麗家園”活動,組織學生清除校園衛生死角、雜草等,美化校園環境。各社區(村)還組織開展了“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和“綠色家園行動”,整治庭院居室、公共場所、背街小巷的環境衛生,清除衛生死角,創造整潔優美的環境,讓廣大群眾干干凈凈過端午。
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豐厚,留存著中華民族獨特的文化記憶,是中華民族精神、道德、情感、習慣等的重要載體,也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巨大動力。梅列區充分利用傳統節慶日對廣大市(村)民進行傳統文化教育與實踐活動,端午知識的宣傳讓市民懂得端午的由來、包粽子比賽讓鄰里更加和睦、龍船比賽讓競爭更具活力、環境整治讓家園更加優美、體育運動讓市民身體更加健康,進一步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激發了廣大市民、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增進了居(村)民之間的感情,有力促進了社會主義和諧社區的建設。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