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9日訊 清明節一大早,記者在古田縣鳳梅亭陵園看到,不少市民手捧鮮花來到自己親人的墓地前,進行簡樸的祭奠。剛祭奠過母親的小陳說:“掃墓祭祖,貴在心意,家庭和睦是對已逝親人的最好告慰。”據了解,隨著政府不斷深入引導,該縣市民文明祭奠的多,燒紙錢、放鞭炮的大為減少。
清明掃墓是一種民間傳統,過去,人們上墳祭拜有燒紙錢、點香燭、燃放煙花等習俗,常引發森林火災等安全隱患。為確保清明期間群眾祭掃安全,從3月開始,該縣就大力開展文明祭祖為主題的宣傳活動,向全縣人民發出“文明祭祀,平安清明”的倡議,通過板報、櫥窗、宣傳橫幅等方式廣泛宣傳文明祭掃,從轉變市民的祭祖觀念著手,引導樹立文明祭祖的意識,防止發生森林火災,保護森林資源安全,樹立文明新風尚。
“傳統的祭祀方式既費力又污染環境,還不如植幾株小樹、獻幾枝鮮花。現在我們要逐漸推廣這種方式,讓文明祭祖的思想深入民心。一方面可以杜絕火源,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綠化、美化墳山的作用。”該縣相關負責人說。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