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4月7日訊 在傳統節日清明節到來之際,中共福州市委文明辦、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教育局、共青團福州市委、福州市文聯等單位,根據中央文明辦的通知要求,聯系福州市的歷史特點和民間習俗,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為根本,廣泛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活動,祭奠先烈、先賢、先人,引導市民特別是青少年在慎終追遠、緬懷先輩的情懷中認知傳統、尊重傳統、繼承傳統、弘揚傳統,增進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為應對金融危機的挑戰、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強大精神力量,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


祭掃先烈活動
各縣(市)區、部門充分利用各類烈士紀念建筑物和革命戰爭中重要戰役的戰斗紀念設施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了“緬懷革命先烈、繼承革命傳統”大型群眾性紀念活動,使人們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市直機關黨工委、團市委、教育局、民政局等單位,組織干部群眾、學生祭掃革命烈士陵園、紀念碑,并在參觀中結合開展入黨、入團、入隊宣誓儀式。
馬尾邊防官兵組織馬江海戰125周年海祭。4月1日,在福建閩江口馬江海戰古戰場,馬尾邊防大隊兩艘巡邏艇鳴著長長的汽笛,官兵們在甲板上列隊肅立,與馬江海戰烈士后裔及福建經貿學院師生共同祭奠125年前犧牲在這片海域的796名福建水師官兵,誓言科學發展,壯我國防。
祭掃先賢活動

4月2日上午,在福州三山陵園舉辦“心香同懷——己丑三山先賢祭”清明文化專場活動。活動深入挖掘與宣傳了清明節 “慎終追遠、感思先賢、教育后人”的深層次內涵,引領市民樹立正確的清明節觀念,從文化的角度促進社會文明,進一步打造福州城市文化形象。
活動中《福州日報》、《福州晚報》等報刊開辟“寄往天堂的信箱”、“我的所思”等欄目,福州新聞網開辟了“清明祭奠”欄目、開展“對天堂的親人說句話”征文等,倡導文明的祭祀方式,宣傳文明祭祀,積極推廣“居家祭奠”、“網上祭奠”等新形式。廣大市民通過報紙、網絡,發表祭奠感言,開展網上訪談,紀念先烈、先賢、先人。各縣(市)區、市教育局、團市委等單位,組織廣大市民特別是青少年積極開展“網絡祭英烈”活動,參與“緬懷先烈,愛我中華”網上征文,撰寫心得體會,發表感言心聲,表達對先輩的感恩和敬仰。
活動還組織專家學者整理編撰福州近現代“名人名言錄”,發表“清明文化習俗”專家解讀,進社區舉辦清明民俗講壇等,發動群眾參與討論。《閩都文化》開辟專欄,引導市民了解清明文化,轉變清明習俗觀念。各縣(市)區要利用文化講壇,舉辦清明傳統習俗專題講座和清明詩會活動。組織廣大群眾特別是青少年誦讀中華經典,弘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傳統美德。
市屬媒體發布了福州重要人文遺跡的內容與地址的詳細信息,鼓勵市民尋找或參觀福州先賢遺蹤與人文遺跡,從中感受先賢風范,提升市民對于福州城市文化的認識,提升福州的城市文化形象。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