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23日訊(通訊員 朱忠東 洪素云)3月20日上午,漳州電力青年志愿者來到平和縣三格鎮農貿市場,開展“服務.文化.安全‘三下鄉’”活動,向趕圩的柚鄉百姓送上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
地處漳州市西南部的平和縣是福建省重點僑鄉之一,也是臺胞的重要祖籍地。做為漳州市目前唯一的一個中央蘇區縣,近幾年,平和農業發展以“琯溪蜜柚”最具代表性。去年,平和琯溪蜜柚種植面積達65萬畝,產量70萬噸,產值14個億,出口9萬噸,創下全國縣級柚類種植面積、產量、產值、市場份額、出口量五個第一。
“您知道供電服務熱線是多少嗎?”“家用電器怎樣才能更省電?”在現場,筆者看到,由漳州電業局及平和供電公司95598移動服務站組成的漳州電力青年志愿者,通過有獎問答等形式,把科學用電常識、95598品牌服務以及電力設施保護有關規定等,傳遞給當地百姓。同時,由漳州電力95598移動服務站青年志愿者帶來的《95598之歌》、《為了誰》和獨舞《開門紅》等文藝節目,贏得了雷鳴般的掌聲。“好久沒有這么熱鬧了,你們送文藝演出、電力常識下鄉,讓我們老百姓在安全用電的同時,真正感受到電力部門承諾的優質服務,這種形式太好了!”趕墟的養鴨專業戶王玉國發出了陣陣爽朗的笑聲。
臺上的節目精彩紛呈,而臺下同樣一派熱鬧景象:身披大紅綬帶的漳州電力青年志愿者有的走進農貿市場,向趕圩的百姓和小攤販們發放科學用電宣傳材料;有的向過往行人宣講安全用電、合理用電的常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傳播漳州電力優秀企業文化和優質服務、安全用電知識;有的則不厭其煩地接受客戶用電業務咨詢,為他們答疑解惑、排憂解難。
“在電力線路保護區內,燒窯、燒荒、燒草場、燒灰積肥、燒田埂、燒秸稈及燃放鞭炮、野炊、燒紙等,可能危及電力設施安全。”活動中,今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福建省電力設施保護辦法》進一步走近農村百姓。針對農村多發的“火燒山”和“放風箏”等事件,漳州電力青年志愿者的生動宣講,不時博得稱贊。“蓋房子不得危及電力設施?”“破壞電力設施造成嚴重后果的竟然要處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我可得告誡左鄰右舍,千萬別干這糊涂事……”瀏覽著宣傳手冊,趕圩的黃老伯饒有興趣地咨詢電力法律法規。筆者看到,當天,漳州電力青年志愿者共向當地百姓發放宣傳材料1200多冊、小禮品500多份。《福建省電力設施保護辦法》等宣傳資料,成為尤受當地百姓青睞的“搶手貨”。
“服務.文化.安全‘三下鄉’”活動在平和的開展,取得了良好效果。“如何適應農村用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電下鄉’政策實施等新形勢,不斷滿足城鄉百姓日益增長的用電需求,推進供電服務城鄉一體化,已成為我們當前必須認真思考和做好的一個大課題。”據介紹,繼平和之后,漳州電力將開展“服務.文化.安全‘三下鄉’”系列活動,以電力青年志愿者與農村百姓“零距離”交流等形式,搭建雙方溝通橋梁,凸顯國家電網勇擔社會責任、構建和諧供用電環境和傾情為民服務的良好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