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機制 規范管理 健康發展
——將樂縣大眾傳媒管理工作匯報
幾年來,將樂縣委宣傳部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加大工作力度,拓寬宣傳渠道,延伸宣傳觸角,充分利用電視、廣播、網絡、城區新聞彩屏、戶外廣告欄等傳播工具,多層次、寬領域、全方位地開展宣傳工作,推進了各項主題宣傳活動的開展,為將樂實現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積極的貢獻。2008年,將樂縣委宣傳部被省委宣傳部、省人事廳授予“2006年—2008年度全省黨委宣傳部先進集體”;被市委宣傳部授予“2008年度三明市互聯網新聞管理工作先進單位”。主要工作是:
一、加強領導,完善機制。重點把握三個方面:一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下發了《關于加強將樂縣新聞宣傳報道管理意見》、《關于加強互聯網新聞宣傳管理的意見》、《關于印發將樂縣戶外廣告監管五項制度的通知》,建立和完善了應急協調機制,加強新聞宣傳報道工作的歸口管理。二是建立溝通網絡。建立了全縣新聞線索聯絡員和網絡輿情信息員網絡,每年聘請三明日報資深記者到將樂縣開展通訊員培訓班,通過以會代訓和跟班學習等形式進一步提高了將樂縣記者、編輯和業余通訊員、網絡信息員的業務素質。三是健全激勵機制。根據《將樂縣新聞宣傳報道考核細則》對編輯、記者、網絡信息員進行量化考核,對大眾傳媒工作成績突出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給予表彰和獎勵??h委宣傳部表彰了2007-2008年度宣傳思想工作先進集體10個、先進個人25個。
二、完善監督,規范管理。重點把握三個環節:一是對新聞聞宣傳的監管。加強對新聞報道的管理,建立新聞稿件審查制度,嚴格執行新聞審查、監聽、監看制度,重要時政新聞要經過縣委宣傳部審查,一般稿件必須經總編室審查,堅決杜絕虛假新聞和未經審查的新聞報道。二是對發布廣告的監管。加強對廣告發布的審批和監管。縣委宣傳部聯合工商、廣電、公安、電信等部門開展經常性的大眾傳播媒介廣告經營和發布行為的清理和檢查,督促解決存在的問題。要求相關部門加強對廣播電視、網絡、戶外廣告宣傳工作的領導,重點加強對廣告發布環節的監管,把集中整治與日常監管結合起來,完善治本措施和健全長效監管機制。三是加強網絡文化的監管。定期對“全縣互聯網低俗之風”進行整治,繼續加強對網吧的監管,成立了由6名退休干部組成的“未成年人教育督導隊”,參與互聯網綜合治理;縣里成立網吧管理工作協調領導小組,縣文化、公安、工商等部門抽調執法人員組成突擊檢查執法隊伍,以查處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為重點,嚴厲打擊網吧違法經營行為。
三、有序引導,健康發展。重點抓好四項工作。一是搭建網絡宣傳平臺。2007年創辦的“新華網——將樂在線”,現年訪問量超過10萬人次,不僅起到宣傳將樂、推介將樂、提升將樂的作用,同時也成為在外工作的將樂人和外地人了解將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窗口。二是倡導健康文明上網。大力倡導“文明辦網、文明上網”,組織開展網上“打黃掃非”、打擊黑網吧、打擊網上淫穢色情等專項整治活動;建立健全網絡道德規范,通過對網絡的制度化管理和規范化要求,使網絡真正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新陣地,成為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平臺。三是規范廣告宣傳制作。對城區戶外宣傳廣告牌進行了統一規劃、設計,在縣鄉村顯要位置設立了500余面公益廣告標語,在下高速路口處設置“楊時故里”、“中央蘇區”大型公益宣傳牌,改造了城區宣傳牌近100塊,新增鄉村科普宣傳欄60面,弘揚社會主義道德新風尚。三是改進新聞宣傳工作。全縣廣電系統實行“局臺網分離”,理順管理關系,建立起分工明確、辦事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廣播電視管理體系。據不完全統計,2006年來,全縣在中央電視臺上稿4條,中央廣播電臺上稿3篇,省電視臺上稿118篇,省廣播電臺上稿273篇,市電視臺561篇,市廣播電臺865篇,其中27篇作品在省市獲獎,廣播、電視、報刊的上稿量連續幾年位居全市前列,大稿、好稿、重稿實現了質和量的突破,如通訊《山倒了,人要站起來》不僅榮獲中國新聞二等獎,而且還被列入上海復旦大學教材;《將樂三千農家學子吃上免費營養餐》獲福建廣播新聞一等獎。先后與省、市媒體共同合作拍攝了《全景西岸》、《綜藝先鋒》、《365夜》等系列專題,取得較好的宣傳效果。
責編:林芳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