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5日訊 連城縣地處軍事戰略重地,轄區內歷來駐軍較多,目前駐蓮部隊已達12支,是閩西各縣駐軍最多的縣份。軍(警)民共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活動是軍地雙方促進軍民和諧、軍政互促的活動載體,也是“雙擁”活動的深化要求。多年來,我縣的“雙擁”工作始終成效顯著:連續五屆被省委、省政府、省軍區授予全省雙擁模范縣,2008年1月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全國雙擁模范縣。軍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動也持續深化進行,尤其在共育“四有”新人,促進素質教育方面,軍地雙方形成了相得益彰的效應。近年來,我們繼續推進軍民共建精神文明活動,并不斷深化、創新共建內容,展現了新的成效:
一、共建機制更為明確規范
軍民共建工作領導小組均由軍地主要領導掛帥,并設立了共建工作辦公室,軍地雙方都把共建工作擺上軍地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議事日程,制訂符合軍地雙方實際的共建工作規劃。先后制定了《共建計劃》、《共建辦公室職責》、《共建例會制度》、《共建日常活動制度》、《共建節假日活動制度》等。通過軍地基層的廣泛溝通,全縣形成了52個共建對子。為加強共建活動的工作實效,領導小組每年對軍警民共建點進行1-2次聯合檢查,通過檢查,全縣共建對子都做到組織落實、人員落實、內容落實,促進了共建工作的持續開展。
二、開展素質教育交流活動,促進培育“四有”新人
在開展軍民共建活動中,我縣把提高人的思想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作為共建的一項重要內容。縣人武部領導經常帶領政工科同志深入全縣各基層單位學校,進行《國防教育法》的宣講;駐蓮空軍等部隊官兵開展“進百村、入萬戶”為民辦實事活動,深入學校、機關、廠礦進行軍民訓練和國防教育,我縣城鄉中小學校近萬名師生接受了軍訓;連城一中通過軍校共建,激發莘莘學子從軍報效祖國熱潮,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來有80多位高中畢業生考入軍事院校學習;縣科技局組織開展科技擁軍,努力為空軍機動營培育軍地兩用人才。通過軍地共建素質教育交流活動,我縣市民素質不斷得到提高,增進了軍地雙方愛祖國、愛人民、愛崗敬業的情感。
三、服務軍地雙方實際,拓展共建內容
近年來,我縣軍警民共建活動內容更為貼近實際,圍繞我縣抓項目、上工業、促發展工作大局和部隊戰備訓練的中心工作進行,拓展新的活動模式,由單一的單位共建向多方共建拓展。駐蓮部隊為冠豸山機場、贛龍鐵路、永武高速公路等重點項目建設的申報審批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促進了我縣基礎設施項目的實施。縣消防大隊情系民眾,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積極投入搶險救援,撲滅各類火災,急救各種險情,中隊指導員張健2007年被推薦為全市道德模范。縣教育局積極為駐蓮部隊子女入學排擾解難,把部隊子女安排在最好學校連城一中、連城實小入學就讀。縣旅游部門認真落實雙擁規定,主動為駐軍和來往軍人游覽冠豸山風景區提供優惠服務。縣委組織部與縣人武部把基層民兵營黨支部組織建設和專武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基層黨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共同檢查、共同考評,被福建省委、省軍區評為全省軍民共建先進單位。
軍地精神文明共建活動,進一步加強了我縣軍政軍民團結和擁軍優屬、擁政愛民氛圍,也推動了我縣基層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的開展。幾年來,我縣涌現出省級軍民共建先進集體5對、市級軍民共建先進集體7對、縣級軍民共建先進集體14對。
責編:陳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