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市達孜縣邦堆村的76歲老漢強久現在也成了“拇指一族”。近幾年,他每天都通過手機短信閱讀新聞,了解天氣情況,并與在外工作的兒女們溝通。
中國電信西藏公司面向廣大農牧民,于2005年成功研發推廣藏文手機首次在無線通信系統上實現藏文信息傳輸,填補了在手持電子設備上實現藏文信息處理的空白。這一國際國內首創成果,標志著西藏現代通信和藏文信息處理技術研發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
藏文手機、計算機藏文平臺、藏文辦公系統、藏文網絡瀏覽器、藏漢英在線詞典……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藏文信息化水平近年來不斷提高,古老的藏族文化在信息化時代煥發了青春,得到了更好的傳承和發展?!笆聦嵄砻?現在是藏民族文化發展的最好時期?!蔽鞑刈灾螀^文化廳副廳長辛高鎖說。
藏族文字:走在少數民族文字信息化前列
2009年1月中旬,涉及51個西藏中直、區直單位和拉薩市七縣一區近150名干部參加的西藏第一期藏文軟件使用骨干培訓班,在拉薩開班。這意味著西藏將在機關企事業單位大力推廣藏文應用軟件。
有著1300多年歷史的藏文是世界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用藏文書寫的文獻卷帙浩繁,為記錄和傳承燦爛的藏族文化作出了重要的貢獻。現在藏文仍是藏民族最基本的交際工具。
近年來,在國家的大力扶持下,藏文向著信息化方向發展,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藏文已經走在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字信息化的前列,并在信息化時代得到了傳承和發展。
1993年,中國開始研制藏文編碼國際標準和國家標準。經過藏語文、計算機、信息技術標準專家的共同努力,并經過國際標準組織的嚴格程序和投票,1997年標準獲得通過,使藏文在中國少數民族文字中成為第一個有國際標準、獲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通行證的文字。
2004年,國家又啟動了藏文軟件的研發工作。2008年9月,由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與原信息產業部合作立項的12個藏文軟件開發項目通過專家驗收。專家組認為,這些項目有的屬于自主創新,有的屬于集成創新,有的屬于技術創新,有的屬于應用創新,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或同類產品國際先進水平。
基于藏文軟件的自主研發,西藏大學與西藏電信公司推出的藏文手機業務首次實現了手持電子通訊設備的藏文信息處理,全藏文界面、完整藏文輸入輸出功能和藏文短信收發功能的“好易通”手機受到了廣大農牧民的歡迎。目前,藏文短信平臺、藏文G網手機的研發都正在開展。西藏大學從2005年開始培養藏文信息技術方面的碩士研究生,目前有11名學生在讀。
正是由于我國政府對藏語言文字在信息技術上的重視,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也開始重視藏文軟件開發,美國微軟公司的WindowsVista操作系統已能夠支持藏文。
文化遺產:得到妥善保護
今年65歲的旦達老人一直生活在拉薩城郊的覺木隆村。2008年,作為覺木隆藏戲的傳承人,他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錄。為此,他平生第一次來到首都北京,接受了國家文化部的命名和證書。旦達說,他從沒想過自己能去北京,能親眼看到天安門廣場,心情異常激動,“國家如此重視我們的民族文化藝術,我一定要在有生之年將覺木隆藏戲發揚光大!”
長久以來,祖祖輩輩生活在雪域高原的西藏人民創造了許多獨具特色、博大精深的民族民間文化遺產,包括舞蹈、音樂、戲劇、美術、民俗活動等。然而這些民間藝術大都以群眾或民間藝人的口頭傳唱方式流傳下來,“人走藝亡”的情況嚴重,非物質文化遺產瀕臨失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