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市】重在為民、重在靠民、重在持續
2008年,廈門市在首批全國文明城市復查考評中,以總分第一的優異成績再次受到中央文明委的隆重表彰。2006年以來,廈門市以“創建文明城市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只有逗號,沒有句號”的共識,堅持與時俱進、深化拓展,不斷豐富創建內涵,不斷激發創建活力,持續保持創建文明城市的良好態勢和強勁趨勢。文明城市創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以人為本、注重過程,與城市發展相得益彰,不斷放大了創建工作效應。又先后榮獲了“投資環境中國大陸金牌城市”、“全國最受農民工歡迎的十大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六連冠”、“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城市”等榮譽稱號和“中國城市和諧發展指數第二名”、“全國副省級城市公共文明指數第二名”等權威評價;同時,市民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得到進一步提升。
經驗:“惠民利民、造福百姓,讓全體市民成為創建的最大受益者”;始終把提高市民素質作為創建工作的靈魂工程,貫穿于創建全過程,充分調動和發揮市民群眾投身創建的積極性、創造性;只有做到持續創建,才能取信于民,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目標:將以再次獲得“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為新起點,堅持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持續創建,進一步健全創建工作長效機制,進一步調動廣大群眾參與創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開創文明城市建設新局面。
【福州市】完善基礎、提升素質,持續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
福州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歷史積淀的文化名城,同時也是一座朝氣蓬勃飛速發展的現代化濱江濱海省會城市。現轄5區2市6縣,總面積1.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676萬。近年來,福州先后獲得國家衛生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全國社區建設示范市等稱號,連續四次獲得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七次獲得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六次獲得全國雙擁模范城榮譽稱號。
經驗:整合省會資源,開展共建共創活動;突出區域特色,打造閩都文化品牌;堅持先行先試,推進榕臺文化交流;積極扶持引導,活躍群眾文化活動;加強環境治理,加快宜居城市建設;強化行政提速,推進政務環境優化;大力開展市容環境衛生專項整治工作;大力開展城市交通專項整治工作;大力開展市場專項整治工作;大力開展戶外廣告、建筑工地專項整治工作;堅持把提高人的素質放在重要位置,充分尊重和發揮市民主體作用,加強公民道德教育,形成全民動手、人人參與的濃厚氛圍。
目標:將認真學習和借鑒兄弟城市創建工作先進經驗,繼續保持旺盛的工作熱情,務實的工作作風,持續的工作態勢,切實做到創建工作不松、創建標準不降、創建力度不減,凝全市之心,聚全市之力,努力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向更高層次持續發展,為福州市在兩個先行區建設中打基礎、挑大梁、樹形象、走前頭營造文明社會環境。
【泉州市】立足實際、彰顯特色,全力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
2006年以來,泉州市繼續把爭創全國文明城市列入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生態文明建設一起抓,全市上下呈現出風正氣順、人和業興的良好局面,最近,又一次獲得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稱號。這一綜合性榮譽稱號來之不易,內含了諸多方面的成效: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最佳中國魅力城市、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中國經濟品牌城市、中國十大和諧城市、中國市民最滿意城市、感動世界的中國品牌城市、中國最具魅力金融生態城市、中國優秀創新型城市、中國品牌之都、中國水環境治理優秀范例城市、中國十佳和諧可持續發展城市、中國城市綜合創新力50強、全國法制宣傳教育先進城市、建設創新型國家十強市、全國文化模范市、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優秀城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集體、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城市、全國雙擁模范城。
經驗:堅持發展為上,打造互動共榮的創建平臺;堅持責任為大,構造齊抓共管的創建機制;堅持以人為本,塑造素質優良的創建主體;堅持管理為重,營造和諧有序的創建環境;堅持基層為主,建造廣泛深厚的創建基礎。
目標:將按照“科學發展、四求先行”的要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龍頭,統攬各項文明創建活動,奮力開創海峽西岸經濟區現代化工貿港口城市建設新局面,努力爭當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排頭兵。
【三明市】一以貫之抓創建、為民惠民促和諧
三明市創建文明城市工作起步較早,上世紀80年代初,從治理城市臟亂差入手,組織開展“五講四美三熱愛”活動,推進“六聯六建、區域共建”和“滿意在三明”等系列活動。1984年6月,全國“五四三”活動工作會議在三明召開,總結推廣三明經驗。1993年11月,中宣部在三明召開全國文明辦主任座談會,充分肯定三明市精神文明建設“好在共建、貴在堅持、重在建設”的創建經驗。1997年以來,三明市連續四次被授予全國創建文明城市工作先進城市榮譽稱號。
經驗:著力共建共享,構筑和諧三明;著力道德建設,提升市民素質;著力改善民生,注重利民惠民;著力滿意服務,優化發展環境;著力一以貫之,提升創建水平。
目標:將在今后的工作中,總結經驗、正視問題,開拓創新、攻堅克難,再接再厲、不斷超越,以更加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更加切實有力的創建措施、更加務實高效的工作作風,狠抓薄弱環節整改,推動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上新水平、創新成效。
【德化縣】創建文明縣城、構筑和諧瓷都
德化縣地處“閩中屋脊”戴云山區,是中國陶瓷文化發祥地和三大古瓷都之一,目前是全國最大的工藝陶瓷生產出口基地和經濟發展最快的陶瓷產區。先后榮膺“中國陶瓷之鄉”、“中國小水電之鄉”、“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瓷都”、“中國文化旅游大縣”、“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全國版權保護工作示范縣”、“全國科普示范縣”、“全國綠化模范縣”、“全國家庭教育工作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經驗:突出機制建設,形成共創格局;突出市民教育,樹立文明風尚;突出環境建設,優化服務功能;突出城鄉共建,提高整體水平;突出瓷都個性,彰顯創建特色。
目標:將以榮獲全國文明縣城為新起點,加大創建工作力度,虛心學習其他縣市區的先進做法,在鞏固、拓展、提高和建立長效機制上下功夫,進一步提升創建水平,推進文明瓷都、和諧瓷都建設步伐,為海峽西岸經濟區建設做出新貢獻。
【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堅持“四個突出”、踐行社會責任,為服務海西兩個先行區建設做出積極貢獻
福建省電力公司緊緊圍繞服務海西兩個先進區建設的戰略部署,緊扣企業改革發展大局,堅持三個文明建設同步推進,在長期不懈抓精神文明創建過程中,實現了提升隊伍素質、營造和諧氛圍、促進電網發展、樹立企業形象的良好局面。公司先后榮獲第一、二屆全國文明單位、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模范職工之家、第七屆福建省職業道德十佳單位等榮譽稱號;連續四屆獲得省創建文明行業工作先進行業和省黨建先進單位稱號;連續八屆獲得全省民主評議行風第一。5個基層單位被評為全國文明單位或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45個基層單位被評為省級文明單位。
經驗:突出機制建設,鞏固創建根本;突出隊伍素質,夯實創建基礎;突出優質服務,展現創建特色;突出和諧建設,共享創建成果。
目標:將把獲得第2屆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為新起點,以更高的站位、更高的標準、更大的作為,不斷開創文明創建工作新局面,為海峽西岸“兩個先行區”建設做出新的貢獻!
【東山縣】建設文明村,澳角煥新顏
澳角村以爭創“全國文明村”為動力,大力實施“以港興漁,科技興海,強村富民,建設新村”發展戰略,逐步實現了生產發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潔,管理民主,鄉風文明的新農村建設目標。 2006年3月被省委確定為全省“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掛點示范村”; 2007年1月榮獲“首屆中國魅力鄉村暨海峽兩岸魅力鄉村”提名獎和“福建最美鄉村"入圍獎;同年lO月被省政府授予“綠色小康村”;2008年1月被司法部、民政部授予“全國民主法制示范村”等榮譽。4月,村黨總支書記沈永金同志被評為省勞動模范。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達3.15億元,村財收入244萬元,人均純收入12177元。2006年11月,回良玉副總理視察澳角村時,對澳角村建設社會主義新漁村給予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經驗:實施科技興海,走強村富民之路;大力弘揚美德,走文明和諧之路;強化基礎設施,走家園美化之路;致力機制完善,走民主管理之路;突出關注民生,走人文關懷之路。
成果:澳角村通過開展創建全國文明村活動,推動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今天,當你來到澳角,看海上,滿港新船;看村莊,到處新房;看山頭,郁郁蔥蔥;看人面,喜氣洋洋。2006年底,省委書記盧展工在澳角村視察時深情地說:“澳角確實像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樣子,這就體現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的實效”。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