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22日訊(通訊員 吳會明)7月22日,經過兩天的動物檢疫業務知識與技能的崗前集中培訓,廈門集美區27名動物檢疫員正式掛牌上崗。據悉,這些動物檢疫人員于日前集美區組織公開招聘時,從100多名應聘者中脫穎而出,至此,連同原先在崗的17名,目前廈門集美區共有動物檢疫人員44名。
據廈門集美區農業部門獸醫師陳文典介紹,這幾年,隨著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集美區轄內家禽家畜養殖生產仍然保持較大規模,目前全區家禽生產(含珍禽)約105.3萬羽,家畜飼養約78.5萬頭(只),其中,現有生豬存欄約25.8萬頭,年出欄約40.7萬頭。養殖業生產與發展在解決人民群眾對副食品需求的同時,也為動物檢疫與場地檢測工作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廈門集美區一方面科學引導發展畜牧業生產,另一方面加大力度做好動物檢疫與市場監管。
廈門集美區27名動物檢疫員通過培訓,達到《動物防疫法》、《福建省農業廳關于動物防疫監督員、動物檢疫員管理規定》的職業資格要求,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并能持證獨立上崗操作。此次上崗作為全區動物檢疫隊伍的技術力量補充,將分別服務全區的集美、灌口、杏林等三個肉聯廠和集美、灌口、后溪、杏林等五個農貿市場,以及對轄區六個鎮(街、場)的場地檢查,履行實施動物及其產品檢疫、監督檢查,對違反動物檢疫法律法規行為依法查處。
目前,廈門集美區正通過狠抓生產、加工、銷售等環節,鍛造副食品安全監管鏈。同時,由相關部門與轄區內的屠宰企業簽訂保證豬肉質量安全承諾書,以督促生豬定點屠宰場加強內部管理,推進豬肉質量可追溯體系建設,確保出廠肉品檢驗合格率,最大程度上保證居民放心消費。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