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7月22日訊 7月16日上午,福建農林大學藝術學院、園林學院漳平市永福鎮“海西新農人”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隊前往素有“華夏杜鵑第一村”之稱的龍巖市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永福鎮西山村。

隊員們沿路參觀了漳平市永福霞溪蘭園花卉有限公司,金興園藝花卉有限公司,永福花卉研究所等花卉企業和研究院所。在參觀永福花卉研究所時,龍巖市花卉協會會長陳子望介紹了園中不同品種的杜鵑花,并就同學們提出的有關問題做了詳細的講解和作答。
下午,隊員們在鎮黨委宣傳、統戰委員鄭丹以及西山村主任陳金才的陪同下參觀了西山村新農村建設中的兩大亮點工程,農家樂旅游路線和民俗文化館。據村主任介紹,改革開放30年來,西山村始終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著力點,以花卉產業為支撐,農家生態旅游為輔;認真分析和挖掘現有資源和優勢,以私家苗圃、院落為基礎,整合各旅游資源,大力推行農家樂旅游。
隨后,實踐隊員又參觀了具有濃厚地方民俗風情的西山村民俗文化館,館內收集了地方婚喪習俗,“縫三八日趕圩”的風俗以及各種傳統農用器具等獨具地方民俗特色的實物和圖片。民俗文化館的建成也標志著西山新農村文化建設的不斷健全和完善;同時也在無形中大大提升了西山村的文化底蘊和內涵,為更好的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奠定了扎實的文化基礎。
農家樂旅游路線,民俗文化館以及整個村莊的整體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和經濟產業集群都充分體現改革開放30周年來,新農村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雖然短短的一天參觀結束了,但新農村建設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