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6月16日訊(通訊員 熊慎端 黃振強)1998年正式通車的橫南鐵路被譽為福建鐵路發展史上的里程碑,這條承載著閩北人民幸福與夢想的鐵路,不僅僅打通了福建省第二條出省鐵路通道,而且還大大縮短閩北乃至福建與外省的距離,更增進了閩北與江西毗鄰地區人民的了解和感情。近日,記者冒雨深入武夷山市洋莊鄉及江西省鉛山縣永平、紫溪、武夷山等鄉鎮實地采訪,從中采擷到了一組警民共建海西平安鐵道線的感人故事。
爭當“鐵道小衛士”
橫南鐵路武夷山段至江西省鉛山縣境內全長84.2公里,沿線有32所中小學,在中小學開展“平安鐵路線”教育成了兩省毗鄰縣市鐵路派出所和鐵路護路辦的工作重點。
通過“鐵道小衛士”,以小手拉大手形式,向鐵路沿線廣大家庭宣傳鐵路安全無疑是最有力的措施。武夷山鐵路派出所在武夷山市洋莊鄉、江西省鉛山縣永平、紫溪、武夷山等3個鄉鎮護路辦配合下,從各校共選出640名“鐵道小衛士”,武夷山市、鉛山縣兩地教育局聯合行文,每年六一前在他們中開展一次鐵路安全大學法、鐵路安全宣傳板報評比、成立一支“鐵道小衛士”宣傳隊、舉辦一次“愛鐵路,愛生命”主題有獎征文,集中一次簽約、一次耕牛家庭的示范安全放牧培訓等宣傳月競賽活動,培育出一大批愛車護路鐵道小衛士,經過培訓,發有紅袖套和胸卡的宣傳隊員們熱情高漲,不僅課余時間主動義務護路,發現和制止了多起違章放牧和行走鐵路事件,而且還負責督促檢查本校學生及其家長遵守《鐵路法》的情況。兩年來,兩地有330名中小學生被評為優秀護路少先隊員,并在他們中產生“三好學生”,此舉的作用,遠遠勝過民警苦口婆心的宣傳和告誡,不少望子成龍心切的家長為讓孩子當上“三好學生”,紛紛向鐵路民警請求要求孩子加入“鐵道小衛士”行列,看管好自家孩子和耕牛的積極性也空前提高,每年六月期間,沿線教育部門和各校都將“鐵道小衛士”表彰列入常規內容,學生們都以獲得這一表彰為驕傲,這一有效做法,被央視《新聞聯播》、《光明日報》、《中國少年報》、《中國青年報》等主流媒體紛紛予以報道,產生積極的社會效果。
要成為“鐵道小衛士”,必須首先遵守鐵路法規,沒有違規行為,這對鉛山縣永平鎮陳家寨村王家園自然村18名想加入這一隊伍的學生來說,卻是一個夢想和企盼。因為他們每天要走3公里山路,一遇雨天道路泥濘,孩子們都要改道步行鐵路2公里,途中還要穿過150米的鐵路隧道,很不安全,這也成了他們難以如愿“鐵道小衛士”的缺憾。為了實現心中的美好愿望,他們集體向轄區鐵路民警反映,共商解決辦法。在永平鎮政府和陳家寨村兩委支持下,采取雇車接送學生的辦法,每月所需費用由鎮、村、家長共同負擔,終于結束了他們起早貪黑步行山路或過鐵路上學的歷史,也使大都數學生就此當了“鐵道小衛士”,他們以此為榮,為此歡呼雀躍,學習勁頭也更足了。
耕牛編號上戶口
在閩贛邊界鐵路沿線各村,耕牛編號實行“戶籍式管理”還真是件新鮮事。
橫南鐵路沿線村民都有“放野牛”的習俗。秋收后把牛放到山里,春耕時,再將牛從山里牽回,據初步統計,兩地沿線共有500多頭耕牛,這好比在鐵路附近埋下了500多顆不定時炸彈。橫南鐵路剛開通時,耕牛檔道事故頻發,給鐵路運輸帶來重大損失,當地村民也屢屢遷怒鐵路。武夷山市洋莊鄉小漿村曾一次有五頭牛被撞死,當地村民竟將車站職工“軟禁”起來,經市鄉政府及綜治部門多方調解才平息事件。
如何把“野牛”圈養起來,讓百姓真正了解鐵路安全知識,成了橫南鐵路公安、當地綜治、護路部門面前的頭等大事。橫南鐵路在武夷山市境內途徑6個鄉鎮、街道、農場、沿線有17個行政村,130多個自然村、20所學校,境內有38座橋梁,21個隧道,110個涵洞,橫南線最長的隧道,最高的橋梁,最大的涵洞均在洋莊鄉境內,橋梁隧道涵洞繁多,加上開放式的鐵路線,使護路聯防工作尤為艱難,尤其是耕牛擋道事故和行人上道現象突出,更使當地“父母官”頭疼。去年初,為迎接全國第六次鐵路大提速。武夷山鐵路責任有限公司部署武夷山市與鉛山縣兩地鐵警與沿線綜治、護路部門共同配合,花大力氣,對鐵路境內500多頭耕牛進行逐一編號,為它們上了戶口,并將洋莊鄉20公里范圍劃為“平安鐵路示范路段”,沿線鐵警、護路組織、巡邏隊員的聯絡電話印在名片上,分發到耕牛戶手中,對重點耕牛戶每月入戶宣傳不少于一次,并由養牛戶在宣傳本上簽字確認。洋莊鄉大安、小漿、四渡等5個村,聯合鐵路派出所下發了《關于加強耕牛看養的通告》,還將它寫入《村規民約》、違者進行批評教育直至經濟處罰,起到立竿見影之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