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來,295名患者康復手術有250人重見光明
今年起,擴大康復服務受益面發生一例治療一例
文明風6月4日訊(通訊員 吳會明)6月4日,廈門市集美區殘聯邀請廈門市第一醫院杏林分院專家學者,來到駐地馬鑾小學為師生講解傳授預防眼疾知識,陸續對轄區眼疾患者進行白內障篩查,由此,拉開了廈門市集美區第十三個全國“愛眼日”活動的序幕。以此為契機,廈門市集美區成立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工作領導小組,正式啟動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的創建工作。
據了解,白內障是導致人們致盲的主要眼疾。白內障復明工程關系廣大群眾切身利益,是直接惠及老年人群的醫療康復救助系統工程,一直得到廈門市集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繼2005年集美區所屬灌口鎮榮膺全市白內障無障礙鎮,2006年集美區專門制定白內障復明行動方案,安排專項資金44萬元對符合復明手術條件的白內障患者中無經濟來源、無勞動能力、無固定收入且沒有參加醫療保險的對象,給予補助用于白內障患者實施復明手術取得成效,廈門市集美區因此率先全市實現白內障無障礙區。
廈門市集美區殘聯副理事長歐陽海龍介紹,2007年在農村開展殘疾人康復宣傳工作中,發現農村中有相當一部分老人患有白內障。為幫助這一群體盡快解除失明痛苦,廈門市集美區殘聯及時聯系市博愛康復中心組織醫生到鎮、村為眼疾患者做免費檢查,建立白內障病人復明醫療檔案。在市殘聯、市老齡委、市老年基金會支持下,區殘聯分批組織白內障患者到廈門市博愛康復中心進行人工晶體植入手術。去年以來,集美轄區295名患者實施康復手術有250人重見光明,接著啟動全省白內障無障礙區創建。
今年6月6日,是第十三個全國“愛眼日”,“明亮眼睛迎奧運”是愛眼日活動的主題。本著自愿、及時、就近的原則,今年廈門市集美區將全面實施各項重點康復工程,通過新一輪調查摸底,健全白內障無障礙自然運行長效機制,力爭達到新發生一例,治療一例。同時,大力推進“康復進村居,服務到家庭”活動,不斷擴大殘疾人康復服務的受益面,進一步完善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服務體系,確保創建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目標實現。
相關鏈接
廈門集美區白內障患者復明政策優惠多多
憑籍全國白內障無障礙區創建平臺,2008年廈門市集美區轄區內白內障患者復明將通過實實在在的政策優惠,不再成為家庭的負擔,將與健康群體共奔小康社會,走上幸福生活道路。
日前,廈門市集美區出臺的創建全國首批白內障無障礙區實施方案規定,除享有廈門市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職工外,凡手術對象為具有集美區常住戶口,視力低于0.3以下,并符合手術條件的白內障患,集美區殘聯分類給予手術費用補助,所需經費由區財政從殘疾人就業保障金預算安排。
享受集美區最低生活保障、五保戶、革命五老人員和重點優撫對象(指享受撫恤補助的烈士遺屬、因公犧牲軍人遺屬、病故軍人遺屬、殘疾軍人、在鄉老復員軍人、帶病回鄉退伍軍人)的白內障患者,憑《補助申請表》到定點醫院按協議價享受免費手術,術后由區殘聯與定點醫院進行結算。
低保邊緣戶的白內障患者手術費用,每手術一類,區殘聯給予補助1400元,其余費用自行解決或尋求慈善公益機構資助;轄區的低保戶、五保戶和革命五老人員、重點優撫對象,以及低保邊緣戶之外的白內障患者每手術一類,區殘聯給予補助1000元。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