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風3月21日訊 十年來特別是近三年來,漳州市在加快經濟發展的同時,把創建文明衛生城市工作作為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行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龍頭工程”和“民心工程”來抓。在全市人民的努力下,城市品位顯著提高,市區變得更美、更凈、更綠、更亮,漳州文明衛生的形象不斷得到提升,一個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的城市逐步展現在人們面前。
2007年,城中村123個池塘中,大多數達到整治要求,其中有15個成為環境衛生的新亮點。薌城、龍文在鞏固好過去整治成果的基礎上,突出抓好死水塘和膠合板廠環境衛生、生豬養殖污染和“五亂”的治理,扎實推進城中村環境衛生的整治,亂搭亂建、亂堆亂放、亂拉亂掛、亂貼亂畫、亂倒亂排等現象基本得到治理,衛生費收取制度得到進一步完善,衛生保潔長效管理機制也逐步得到建立和落實,形成了“比、學、趕、超”的良好創建氛圍,涌現出梧橋、湘橋、瑞京等一批創建工作的先進典型。
2007年,薌城、龍文共投入資金700多萬元,改造、完善市場硬件設施,瑞京、前鋒、竹圍、西洋坪、坂上、下洲、蓮池等市場基礎設施改造到位,基本達到“一板一案”的整治要求。同時,加強執法檢查,建立“一簿一卡”制度,實行“六查六看”,對上市商品質量、包裝裝潢進行嚴格監管。采取鎮、村干部與工商人員聯合駐場的方法,組織人員對市場進行清理整治,規范市場攤位擺設、車輛停放、店面經營等行為,督促市場業主抓好薄弱環節的整改。經過反復整治,市場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市場面貌有了較大的改觀,基本做到衛生整潔、擺放整齊、管理有序。
按照“以塊為主、條塊結合、屬地管理”的原則,市區病媒生物督查組定期開展檢查指導,并對病媒生物孳生場所及滅殺面積進行摸底調查、分類造冊,各鎮、街道辦事處組織專職消殺人員進行化學藥物噴殺,做到滅鼠投藥每月一次,蒼蠅、蚊子、蟑螂每月消殺兩次,保證不落死角和空白點。2007年以來,薌城、龍文區及各機關企事業單位共投入資金143萬元,用于購買除“四害”藥品和開展病媒生物消殺活動,使市區“四害”密度穩定控制在國家標準范圍以內。
在鞏固“五小行業”辦證率的基礎上,采取強化業務培訓、建立示范街(店)等措施,重新整合監管力量,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長期開展拉網式、地毯式的整治,督促指導業主進一步改善加工經營場所衛生條件、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規范經營行為,取得了顯著效果。據不完全統計,2007年來共檢查“五小行業”4萬多戶次,責令整改2400多戶次,依法取締342戶次,舉辦“五小行業”單位負責人、管理人員培訓班11期,直接受訓人員1356人。經過大力整治,使“五小行業”衛生許可證辦證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從業人員健康體檢率達85%%以上,衛生設施、消毒設施到位率達85%%以上,并建立南昌路、榮桂路、藍田開發區、火車東站等“五小行業”示范街和一批示范店。
責編:趙舒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