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家是社會的基石,是個人成長和情感依托的地方。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單元,也是國家風貌的微觀基礎。(2月17日 人民日報)
眾所周知,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千百年來,千千萬萬個家庭賡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勵德淳風化俗,引領社會形成良好風尚。因此,培育好家風,做好家庭家教是出發點和落腳點。
強化家庭建設是出發點。“治家嚴,家乃和;居鄉恕,鄉乃睦。”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在家庭文明建設中,引導家庭成員自覺將家庭道德與國家道德結合,舍小家顧大家,重言傳、重身教,教知識、育品德,是踐行家教、樹立家風的出發點。“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因此,強化家庭建設是出發點。
重視家庭教育是落腳點。《禮記》云:“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要推動形成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就要重家教、樹家風、傳家訓,重點是在家庭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導家庭成員特別是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邁好人生第一個臺階,從小種下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金種子,積極倡導忠誠、責任、擔當的理念,用良好家教家風涵養道德品行,推動全社會把愛家和愛國統一起來,將家庭夢的實現融入中國夢的大潮中,形成愛國愛家、相親相愛、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會主義家庭文明新風尚。因此,重視家庭教育是落腳點。
培育良好家風,夯實社會風尚。“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風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傳的重要精神力量。“家風是社會風氣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在推進社會風尚建設工作過程中,必須把家風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我們可以大力弘揚革命前輩先進事跡,賡續紅色基因,傳承紅色家風,錘煉冰霜氣骨,引導家庭成員在管好自己的同時,培育良好家風,切實做到廉潔修身、廉潔齊家,以良好家風凈化黨風政風,凝聚強大社會正能量。因此,培育良好家風可以夯實社會良好風尚。
“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家風是家庭的靈魂,是社會的根基。培育好家風,從家庭家教做起。(馬尾區委文明辦 黃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