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光澤縣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成立同心護航家庭教育中心——
共繪育人“同心圓”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個課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個性發展、價值觀形成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的培養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在光澤,有這樣一個家庭教育中心,它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庭教育宣傳活動,把家庭教育的理念知識、方法送到千家萬戶,全力營造注重家教家風的良好氛圍,創建文明、和諧的家庭教育環境,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共繪育人“同心圓”。
光澤縣同心護航家庭教育中心進行第65期公益講座。光澤縣同心護航家庭教育中心 供圖
2月28日,記者走進光澤縣同心護航家庭教育中心,中心講師、國家三級心理咨詢師黃澤光以“構建良好親子關系”為題,進行第65期公益講座。
現場的家長們聽得十分專注,時而點頭贊同,時而陷入沉思,對照自身,反思過往親子相處中的不足。
“我們中心于2024年2月4日正式成立,是南平首家‘公辦民營社助’、以家庭教育工作為主要內容的非營利性公益社會組織,由光澤縣委政法委牽頭、縣教育局主管。”中心負責人葉華珍介紹,定期開展公益講座是中心活動內容之一。“中心設置的課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以講座、讀書會、在線學習、個案輔導、專題討論沙龍等方式開展,通過豐富多樣的家庭教育活動,促進親子關系和諧發展,傳播先進的教育理念,滿足多元化的家庭教育需求。中心成立至今,已開展各類課程、講座、團輔及活動65場,輻射人數近1.2萬人。”
“家校社協同育人是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要求,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支撐。”光澤縣教育局局長鄭勇說,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光澤縣積極探索家校社協同育人的有效路徑,整合社會資源,成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中心,深入推進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建設,落實學校、家庭、社會各方育人責任和相互協同機制,增強協同育人共識,提升協同育人實效。
家校社協同育人的高質量開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專業人才的加入,讓家庭教育“保障有力”。
為此,中心組建了一支由光澤縣教師進修學校退休教師黃淙濱為總顧問的志愿者團隊,團隊成員66人,來自教育、檢察院、法院、公安、醫院、民政、電信、民企等部門和行業,其中20余位成員已取得家庭教育指導師專項證書。
“通過中心的幫助,我才真正開始理解孩子,了解問題產生的根源,懂得未來努力的方向。”許多來中心求助的學生家長表示,在中心輔導老師的指導幫助下,他們和孩子積極調整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讓孩子身心狀態穩定了。
今年春節剛過,一位家長就找到了黃淙濱求助,他上高一的孩子一上課就會心跳加速、下肢麻木,因此不愿意去學校。在與黃淙濱進行交流后,家長第二天就將孩子帶到中心。
黃淙濱耐心地與孩子交流,之后又多次進行一對一談心。在家長的配合下,孩子的精神狀態明顯得到改善,臉上也有了笑容,癥狀大為緩解。
“面對求助的家長,我們建議他們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講大道理,更不要否定孩子的感受。其實,很多時候只要孩子肯說出來,問題也許能迎刃而解。”黃淙濱表示,在教育的道路上,家長要做的是孩子的陪伴者,而不是控制者。“截至目前,中心個案輔導已有100余例,成效和反響都非常好。”
教育即生活,社會即學校。學校、家庭、社會作為育人的重要陣地,只有同心協力,才能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葉華珍表示,中心除了經常到學校、社區、機關單位等開展課程、講座外,還面向社會大眾,常態化開展公益講座。同時,中心還與社區、企業以及外縣市家庭教育機構等建立合作共建關系,共同推廣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
鄭勇表示,同心護航家庭教育中心的成立,是光澤縣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起點。下一步,光澤縣將以深化家庭教育指導改革創新為突破口,積極構建完善家校社協同育人機制,不斷提高指導服務的覆蓋面、實效性和精準度,更好滿足廣大家庭對家庭建設的新期盼、新需求。(閩北日報記者 盧國華 通訊員 黃文靜 邱洪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