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愛心人士、志愿者與孩子們合影
3月3日上午,2025年“學雷鋒·文明實踐我行動”主題活動之“春暖童心 筑夢未來”——泉州市“愛心午餐”第25季捐贈儀式在安溪縣祥華中心學校隆重舉行。當天,由主辦、承辦單位的黨員干部和志愿者組成的愛心團隊,向20名困難學生及留守兒童發放了“愛心午餐”助學金和慰問物資,并向學校捐贈了一批體育用品,為孩子們送上新學期的美好祝愿。
本次活動由中共泉州市委文明辦、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機關黨委、中共泉州晚報社機關黨委、中共安溪縣祥華鄉黨委、祥華鄉人民政府等聯合主辦,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祥華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祥華中心學校等承辦。活動得到了晉江安海水心禪寺、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晚報社志愿服務隊、福建省力誠食品有限公司黨支部、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泉州中央商務區幼兒園、泉州豪點食品有限公司等愛心單位的大力支持與協辦。
愛心捐贈 助力孩子茁壯成長
當天上午,愛心團隊從泉州市區出發,歷經2個多小時的奔波,臨近11點抵達安溪縣祥華中心學校。參加活動的黨員、志愿者將一份份精心準備的禮物,從停車場送到活動現場。有牛奶、面包等零食,有足球、籃球、羽毛球、乒乓球等體育用品。
在簡短而又溫馨的捐贈儀式上,愛心團隊向20名同學各發放了500元助學金,以及一箱牛奶、面包。這些孩子,有14名是去年9月從原白玉小學轉來,6名是來自祥華其他鄉村學校的困難家庭。“謝謝叔叔阿姨遠道而來的關心,我們會好好學習的。”領到愛心物資,孩子們開心地互相分享。
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天的活動是“愛心午餐”開展的第25季(學期),這不僅是暖心捐贈,更是愛與希望的傳遞。此前,該項目在安溪縣劍斗鎮潮碧小學和祥華鄉白玉小學持續開展了十余年,社會各界眾籌善款和愛心物資,幫助兩校數十名困難學生吃上了健康營養餐。去年9月,白玉小學撤并,孩子們大多轉入祥華中心學校。“愛心午餐”對孩子們的關注和守護一如既往。
感恩愛心 困難家庭看到希望
五年級的小美(化名)原在白玉小學上學,上個學期和兩個哥哥一起轉到了祥華中心學校。她很喜歡現在的學校,喜歡學校的環境和老師同學。“學校很大,老師和同學都很和善。”小美開心地分享道。
據了解,為了照顧孩子,小美的媽媽今年沒有再外出打工,而是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每當周五放學,小美和哥哥不再需要坐別人的車回老家,只需步行幾分鐘就能見到媽媽。“很感謝大家的關心。”小美的媽媽特意趕來參加捐贈儀式,她動情地說,孩子們從一年級開始就是“愛心午餐”的受益者,如今孩子轉學了,依然得到大家的關心關愛,讓她十分感動,“大家都在為孩子們創造更好的學習和生活條件,我們也會督促孩子更加努力學習,回報社會。”
四年級的學生小濤(化名)家在祥華鄉和春村,離中心學校10多公里,每到周五,爸爸便會騎摩托車來接他和上初中的哥哥一起回家,周一一大早再送到學校。因為父母離異,爺爺奶奶已過世,小濤兄弟倆日常都由當茶農的爸爸照顧。“要照顧孩子,還要做茶,生活挺不容易的。愛心人士的關心,給了我們家庭更大希望。”小濤的爸爸說。
愛心午餐 溫暖留守兒童求學之路
“東南公益的‘愛心午餐’項目,為全鄉的留守兒童、困難學生提供了營養餐食和愛心支持。這份堅持,不僅讓孩子們吃上了熱騰騰的飯菜,更用行動詮釋了‘公益不是一時興起,而是細水長流的守護’。”祥華鄉黨委宣傳委員、黨委秘書李清碧說,鄉黨委政府也將持續為公益活動提供支持,完善配套政策,搭建更廣闊的愛心平臺,讓祥華鄉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滿溫情與希望。
“山間的云霧或許會阻擋遠方的風景,但知識的力量定能穿透層巒疊嶂。”福建火炬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已連續八年參與支持“愛心午餐”活動,該公司黨委副書記杜學堂動情地說,希望同學們帶著愛與希望茁壯成長。他也呼吁更多愛心單位加入這場愛心長跑,將愛傳遞給每一位需要幫助的人。
自2013年5月啟動以來,“愛心午餐”如一束溫暖的陽光,12年如一日照亮了4000多名留守兒童的求學之路。2023年,“愛心午餐”榮獲福建省學雷鋒志愿服務“五個最美”先進典型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 陳明華 龔翠玲 王耿華 高云 陳茗香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