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新學期伊始,蕉城區以一場貫穿紅色血脈與文化傳承的“思政開學第一課”開啟教育新篇章。全區47所中小學校結合本土資源,通過沉浸式課堂、實踐體驗與展館研學,將家國情懷深植學子心間。
漳灣中學小學的學生走進“非遺”思政課堂
紅色課堂
滴水穿石叩響奮斗強音
在九都中心小學,師生們走進“滴水穿石 攻堅克難”展陳館,以一場紅色研學開啟新學期。政教主任章璐瑤以“習爺爺在寧德的故事”為主線,生動講述了習近平總書記主政寧德期間“三進下黨”“九仙村救災”的往事。展館內,泛黃的《擺脫貧困》手稿復印件、老照片中的“連家船民上岸工程”實景,讓“弱鳥先飛、滴水穿石”的奮斗精神變得觸手可及。學生在研學筆記中寫道:“原來家鄉的綠水青山背后,藏著這么多‘啃硬骨頭’的故事!”
在九都鎮展陳館,學生們透過“水韻九都”主題展,系統認知家鄉的紅色根脈與綠色蝶變:從霍童溪畔的生態保護實踐,到勞動基地里學生參與種植的“責任田”,再到革命老區的烽火記憶……“我們要做綠水青山的守護者。”學生們參觀后鄭重承諾。
薪火相傳
非遺傳承解碼文明密碼
漳灣中心小學將“世界非遺”水密隔艙福船制造技藝搬進課堂。非遺傳承人現場解構船模,展示“一艙破而不沉”的古老技藝。學生們觸摸榫卯結構時對古人的智慧驚嘆不已。漳灣中心小學政教主任楊華表示:“這不僅是技藝傳承,更是向海圖強的精神啟蒙?!?/p>
蕉城實驗小學的校園則化身傳統燈藝長廊,學生們手作的燈籠隨風搖曳。寒假期間,該校以寒假春節、元宵等傳統節日文化為切入點,發布寒假勞動特色作業,鼓勵學生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熱愛勞動,做有擔當的新時代好少年。學生們從劈竹篾到糊燈面,親手制作燈籠,在勞動中體悟“燈如人生,需耐心塑形”的深意?!霸瓉砑艏埣y樣里藏著‘五谷豐登’的祝福。”學生們舉著龍紋燈籠紛紛感慨道。
多彩校園
全方位打造思政課堂
蕉城區第五中心小學的開學典禮變身才藝嘉年華,武術社團虎步生風演繹少年當自強,女聲獨唱《我和我的祖國》余韻悠長,合唱團的《水鄉童歌》唱響赤子心聲……驚艷全場?!拔枧_就是最好的思政課堂?!笨粗鴮W生們的自信表現,老師們倍感欣慰。
七都中心小學聯合區禁毒辦打造“沉浸式禁毒課堂”。民警結合自身工作經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學生講解毒品的種類、危害以及如何預防毒品侵害等知識。通過告誡青少年學生要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讓拒毒意識入腦入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爭做遵紀守法好少年。
蕉城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開學思政課”覆蓋全區3萬余名學生,各校深度融合閩東紅色資源、非遺技藝與生態稟賦。“教育不是懸浮的課本知識,而是腳下土地的溫度。”該負責人強調,通過把展陳館變課堂、傳承人當導師、老故事作教材,真正培養“知來處、明去處”的新時代少年。
此刻的蕉城校園,福船的榫卯咬合千年智慧,燈籠的燭光照亮文化傳承,展館的老照片激蕩奮進力量——這場春天的精神洗禮,正為青少年點亮指引人生的思想燈塔。(閩東日報記者 張穎珍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