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是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一項重要的民心工程、育人工程。近年來,泉州市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工作蓬勃開展,從各具特色的活動內容,到精心打造的活動場所,再到完善的機制保障,鄉村學校少年宮正以其獨特的魅力,在孩子們的成長之路上播撒希望的種子,繪制出一幅多彩的教育畫卷。
“一宮一品”:特色項目百花齊放
在泉州市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進程中,“一宮一品”活動項目猶如一顆璀璨的明珠,讓各個學校少年宮綻放出獨特的光彩,照亮孩子們的夢想之路。
走進豐澤區第五中心小學,一場精彩絕倫的競技正在輪滑冰球場上演。每逢周四下午的社團活動,學生們便身著專業的防護裝備,腳踏輪滑鞋,在冰球場上風馳電掣。他們靈巧地揮動曲棍,將冰壺球精準射入球門,一幕幕颯爽英姿成為亮麗的風景線。據悉,豐澤區第五中心小學的“霞光”少年宮是2013年中央專項彩票公益金支持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項目之一。輪滑冰球作為該校少年宮的特色課程,經過多年探索與發展,學校已成為“校園冰雪運動特色校”。
輪滑冰球作為豐澤區第五中心小學的特色課程,吸引學生積極參與。
永春縣五里街中心小學的紙織畫課堂引人入勝。學生們在紙織機前全神貫注地編織著圖案,紙織畫傳承人林志恩老師在一旁耐心指導。“學校少年宮自2012年起開設紙織畫項目,引導學生從小接受紙織畫文化的熏陶。看到自己的技藝能夠傳承給下一代,看到孩子們對紙織畫充滿著熱情,我感到非常欣慰和高興。”林志恩說。
永春縣五里街中心小學紙織畫傳承人林志恩老師耐心指導學生。
出彩課程為夢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南安市第三實驗小學出彩少年宮結合資源優勢,推出多項科技類校本課程,包括腦機訓練、3D打印、編程、機器人等,成為農村未成年人獲取科技知識、培養科技興趣、實現創新夢想的學習平臺和精神家園。
在鄉村學校少年宮省級示范點——惠安縣山霞中心小學“曙光”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影雕工作坊里,一群學生正圍坐在工作臺前,聚精會神地雕琢著手中的石板,在點滴“敲打”之下,一塊塊普通的石板逐漸變成了一幅幅精美的藝術品。“影雕是一門非常獨特的藝術,它對孩子們的耐心和專注力要求很高。孩子們不僅鍛煉了動手能力,還能深入了解傳統文化中的雕刻藝術。”山霞中心小學校長陳道東介紹說,學校還建立雕藝展示館、工作坊等一條龍實踐平臺,讓學生們走進非遺世界,感受到非遺的魅力。
惠安縣山霞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在學習非遺項目影雕。
據了解,泉州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注重引進閩南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推進南音、南少林、陶藝、茶藝、香道等傳統文化活動項目進校園。這些特色項目猶如繁星點點,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課余生活,更傳承和弘揚了優秀傳統文化,使每個學校的少年宮都閃爍著耀眼的光芒。
精心布局:場所建設各顯神通
鄉村學校少年宮的陣地建設是其發展的根基,2013年,泉州市實現全市鄉鎮中心小學鄉村學校少年宮建設全覆蓋,進一步向中學、城市中心小學、鄉村基層學校拓展延伸。無論是城區學校還是鄉鎮學校,都在少年宮場所設置上做足了功夫,力求為學生提供最佳的學習與成長環境。
永春縣第三實驗小學的少年宮場所布局完備,各類功能區域劃分明確。美術室、紙藝工作室、書法室、創客工作室、電腦室、體育館等專用教室一應俱全。其中,創客工作室配備了3D打印、激光切割、機器編程、無人機等先進設備,為孩子們提供了探索科技奧秘的空間。
在南安市水頭中心小學內的朱子祠,一座為紀念朱熹而修建的古厝,如今成為書畫展覽、南音演奏、經典誦讀等學校少年宮活動的場地,孩子們在這里身臨其境地了解朱子文化,感受傳統文化的熏陶與滋養。
南安市水頭中心小學的同學們在校內少年宮活動的場地朱子祠,進行南音演奏。
在石獅市錦峰實驗學校少年宮,這里重視體育與健康教育,以校啦啦操隊為代表的體育特色“有口皆碑”,擁有專業的體育訓練館、游泳館及網球場、排球場、籃球場、足球場等體育設施。建有科技樓、綜合藝術樓,科技室、音樂室、美術室、電腦室、3D手工室、烹飪室、舞蹈室、古箏室、錄播室、圖書室、書法室等專用教室應有盡有。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泉州市各學校少年宮在場所建設上注重實用性與創意性相結合。溫馨治愈的心理活動室、琳瑯滿目的樂器演奏室、工具齊全的木工坊……這些多樣化的學習與活動空間,恰似一把把鑰匙,開啟了孩子們在藝術、科技、手工等多領域探索的大門,為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天地。
堅實保障:機制建設保駕護航
為確保泉州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高效運轉,讓學校少年宮“活”起來、“火”起來,泉州市從制度建設、師資隊伍、資金投入等多方面入手,構建了堅實的保障機制。
在制度建設方面,全市各鄉村學校少年宮建立健全校長負總責的領導體制,制定各項規章制度,開設室、內外活動項目15個以上,確保每周活動2小時以上,為孩子們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課外活動選擇。
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學校少年宮項目質量的關鍵。泉州市采用校內培訓與校外聘請相結合的多元模式,組建了一支高素質的輔導員隊伍。4000多名中小學教師擔任鄉村學校少年宮輔導員,他們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和興趣愛好,為孩子們帶來了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例如,豐澤區第五中心小學數學老師林紀裕,憑借對紙雕刻的濃厚興趣,從2019年開始帶領孩子們共同創作紙雕作品,在師生的共同努力下,如今紙雕課程已成為該校極具特色的優質課程。
在資金投入方面,制定《泉州市鄉村學校少年宮項目資金使用管理規定》。近年來,泉州通過投入專項資金建成各級鄉村學校少年宮398所。此外,泉州市還積極整合和利用社會資源力量,推動鄉村學校少年宮社會化扶助活動。2021年,泉州市委文明辦牽頭組織推進鄉村學校少年宮社會化扶助活動,成立“鄉村學校少年宮志愿服務指導中心”,以政府引導、社會組織、志愿服務參與的方式,組建文藝、體育、科技等優秀志愿者師資隊伍。目前服務學生超過1萬人次,廣受家長學生好評。
“鄉村學校少年宮的初衷是普及和普惠,旨在讓每個孩子都能從中受益。我們不僅要建好鄉村學校少年宮,更要管好、用活它們,為全市中小學生提供更優質的教育資源和更多元化、特色化的活動體驗。”泉州市委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說道。
下一步,泉州市將繼續把鄉村學校少年宮“以樂促智、以技促能、以德育人”功能融合到學校課后服務全過程,有效健全、完善、豐富學校課后服務內容,組織開展鄉村學校少年宮特色項目展示展演活動,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泉州文明網 林杰 張鈺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