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福建
微信公眾
文明福建
抖音號
文明風2月26日訊 馬尾區“厝邊大家談”以“近鄰黨建”為紐帶,通過激活老黨員“銀發力量”,將“身邊人”轉化為“治理者”,做到“小事不出樓棟、大事不出社區”,共建共治文明社區,共商共享社區文明。
“議事廳+板凳會”打通社區治理“最后一米”。社區以銀發黨員為骨干,依托“厝邊大家談”平臺,每月開展“家門口議事廳”,通過文藝表演、不文明現象曝光、政策宣講等舉措吸引群眾參與文明社區創建。利用每天傍晚居民納涼聊天習慣,將文明場景搬至樓棟下、樹蔭旁。銀發黨員手持“民情記錄本”,以“板凳會”形式收集意見,“全天候、零距離”實現“問題隨手記、訴求當場議”。例如,在船政夜市活動中,老黨員與居民“拉家常”,現場解決電動車亂停放、環境整治等訴求10余條,形成“問題發現—協商—解決—反饋”閉環。
“銀發先鋒隊”繪就黨群共治“同心圓”。以離退休黨員為主體組建“夕陽紅志愿服務隊”,按職能細分為文明督導組、鄰里調解組、政策宣講組、睦鄰維修組,并通過積分制量化服務成效,激發銀發黨員服務熱情。例如,馬限社區老黨員陳木仙牽頭制定《垃圾分類回收倡議書》,推動無物業小區環境整治;老黨員施炳光連續一周入戶收集百余條意見,推動化糞池改造、消防安全等民生項目落地,形成“老黨員帶頭干、志愿者跟著干、居民一起干”的生動局面。
“五方聯動”打造多元共治“馬尾樣板”。整合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業委會、物業、共建單位等力量,建立“社區黨委—小區黨支部—黨員志愿者”三級網格。針對群眾反映的小區停車難、亂掛曬等頑疾,老黨員聯合社區干部召開協調會,依托“一員兩長”(網格長、樓棟長、網格員)機制,選派老黨員志愿者“接單”處理,帶動社區黨員和群眾共同參與,高效解決了停車位規劃、水管爆裂維修等難題,實現“群眾點單-組織派單-黨員接單”閉環服務,打造共建共治文明社區、共商共享社區文明“馬尾樣板”。(馬尾區委文明辦 馬尾區委老干部局)